多CPU单片机系统设计在社区安防系统中的应用_单片机论文
关键词:多cpu 安全防范 系统设计
概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的发展,安全防范的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人们在承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高效率、快节奏压力的同时,都希望能拥有一个安全、舒适的家庭环境。因此,越来越多的安防产品应运而生,尤其是蓬勃发展的现代化社区物业管理,通过监控网络把家庭和社区值班室紧密地联系起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有些社区监控网络并不能完全履行其职责,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主要原因是目前大多数的监控节点都是采用1个cpu完成所有的功能,包括扫描各传输器模块状态、信息处理、数据显示、报警、与上位机通信等等。这无疑给此cpu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一旦出现故障,使得此单片机不能正常工作,则该监控节点将完全瘫痪,报警将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另外,在一些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多任务系统中,单cpu结构也将显得力不从心。那么,能否找到一种既简单又经济的解决办法,把目前服务器中较为流行的多cpu并行处理的设计思想融入到社区监控网络中来呢?答案是肯定的。随着单片机技术的发展,单片机的价格在不断下降,其价格甚至比一些常用的接口芯片还要低,这就使多cpu的单片机系统的成本大大降低。此外,由于采用多cpu的设计思想,将使系统在并行处理和实时采集数据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能极大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尤其是对一些功能稍微复杂一点的系统,多cpu系统设计方法将更能显示出它的优越性。那么,如何实现多cpu的单片机系统设计呢?本文将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多cpu系统的设计原理
顾名思义,多cpu系统就是在1个系统中含有多个cpu。每个cpu独立地处理1个或少量的事务,然后通信某种方法,控制数据的合理流动,以完成设计要求的系统。其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到,多cpu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如何解决好各cpu之间数据的合理流动问题,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方法。
1.利用双口ram实现cpu之间的通信
双口ram是一种高速的并行传输芯片,是实现cpu之间通信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常用的cmos双口ram有idt7132、idt7142等型号。idt7132和6116类似,都是cmos静态ram,存储容量均为2kb。不同点在于idt7132有两套i/o口,并有一套竞争裁决电路。因此,idt7132内部的2kb存储器可以通过左右两边的任一组i/o口进行全异步的存储器读写操作,能方便地实现cpu之间的数据交换。采用双口ram实现多cpu系统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
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cpu对idt7132的读写时间小于120ns,通常为几十ns。当工作电源为+5v时,其读写的最大功耗为325mw,而在维持工作时最大功耗仅为5mw。另外,由于双口ram是一种通用芯片,因此,它在选择与cpu接口时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不过这种方法也会增加电路设计的难度和成本。
2.利用共享内存的方法实现cpu之间的通信
这种方法与前面的方法类似。所不同的是,前一种方法是利用双口ram的一套竞争裁决电路实现对ram的访问,而这里是利用不同的时序实现共享内存的。lon网络中的neuron节点芯片设计都是采用这种方法的,其典型结构如图3所示。
在neuron芯片中,每个cpu最小周期等于3个系统周期;每个系统时钟周期等于2个输入钟周期;3个cpu的最小周期分别间隔1个系统钟周期。这样,每个cpu在1个指令周期内部能访问存储区和alu一次。系统对3个cpu采用了管道技术,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降低硬件的需求。3个cpu可并行工作,不会造成耗时中断和上下文切换。
利用这种方法也能够实现cpu之间数据的高速传输,但是,它必须制成专用芯片,把cpu和ram等元件封装在一起。因此,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特定的工业场合。
3.利用总线的方法实现cpu之间的通信
随着总线技术的发展,使得多主多从的单片机系统设计变得越来越简单。设计者只须通过接口芯片就可以将cpu挂到总线上去,实现cpu之间的通信,其典型的结构如图4所示。
这种方法具有结构简单、设计灵活、经济实惠的特点。在系统数据量不大,速度要求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应该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种方法中,i2c总线以其结构简单、设计灵活、易于扩展和开发周期短的特点,越来越受到设计者的青睐。尤其目前很多单片机都带有i2c接口,不用接口芯片就中以把cpu直接挂到总线上,使得电路设计更加简单、经济。本文的多cpu系统也是基于i2c总线的一种安防系统。
二、基于多cpu下的社区安防系统的设计方法
1.系统的拓扑结构
系统的拓扑图如图5所示。该系统实际上是一个3级分布式测控系统。第1级由1台安装在社会值班室的pc机组成,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它主要负责向各家庭数据终端(hdt)发出各种命令,接收返回信息,并进行数据库管理和报表统计等工作。第2级由安装在各家庭的家庭数据终端组成,相当于1个监控节点。它主要负责接收pc机发来的命令和向pc机发送各检测模块的检测信息,并进行显示、报警、存储等的处理。第3级由安装在家庭各房间的各种模块组成,包括烟感、红外等报警模块,水表、电表等数字模块和家电控制的控制模块。它主要负责检测和控制各控制对象的状态。
2.家庭数据终端(hdt)的功能
家庭数据终端是安装在家庭内部的1个监控节点,主要执行以下任务:(1)接收pc机发来的命令;(2)信息显示;(3)键盘扫描;(4)声光报警;(5)生成家庭状态字节,并向pc机发送各种状态信息;(6)报警储存,即“黑匣子”功能;(7)扫描各传感器模块状态。另外,hdt还应个有可添加扩展模块的功能。这些功能当然可以用1个cpu实现,但将给cpu带来较大的工作量,降低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我们采用多cpu的思想进行系统的设计。
根据hdt的功能特点,将任务分成3个部分,分别由3个cpu来完成。各cpu之间采用i2c总线进行通信,其结构如图6所示。cpu-1专门用于与pc机的通信,包括:(1)接收pc机发来的命令,并传送给其他cpu;(2)生成家庭状态字节,向pc机返回信息;(3)进行声光报警。cpu-2专门用于与第3级各模块的通信,包括:(1)扫描各传感器模块的报警状态,并及时通知其他cpu;(2)接收其他cpu传送过来的命令,对有关控制对象进行操作;(3)向at24c64中存储报警记录,包括报警类型和报警时间,实现“黑匣子”功能。cpu-3专门用于信息显示和键盘扫描,包括:(1)接收pcf8583的数据,显示时间;(2)接收cpu-2传送来的,显示报警类型或故障位置;(3)扫描键盘,并向其他cpu发送命令,完成布防、撤防、修改密码等操作功能。在3个cpu之间,采用i2c总线进行连接;cpu选用philips公司生产的p87lpc76x芯片。p87lpc76x芯片是一种20脚封装的单片机,适合于许多要求高集成、低成本的场合,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是philips小型封装系列中的一员。它在提供很多新特征的同时,提供了i2c总线的通信接口。另外,它还提供了3个寄存器和中断控制位以实现对i2c总线的操作,因此,可以很容易地利用它的i2c接口实现多cpu的设计思想。
结束语
随着单片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封装小、功能强、价格低的单片机越来越多地被开发出来。单片机所执行的功能也会越来越专一,越来越简单。这将为多cpu系统的设计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也必然会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