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制作活动的教育艺术_活动课程
在《九年义务活动课程活页资料》中有一些剪剪做做的小制作活动,有的剪贴做出模型或玩具,当时就能进行有趣的游戏。这种活动适合儿童动手操作的心理需求,很受的欢迎。
如果只把这类活动看成是剪剪做做玩玩,恐怕就很难实现《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出的教育要求:“活动课程是指在学科课程以外,由学校有目的、有、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内容的课程。开设活动课程,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具体实践,是我国基础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提高未来劳动者素质的需要。”
活动课以学生为主体,这就与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大不相同。学生首先要活动起来,成为课程的主人,不是听众也不是观众。对于小来说,他们怎样才能活动起来呢?剪剪做做,比赛,游戏,是最好的办法,用孩子的话说,就是“玩”。要开好活动课,首先要让孩子“玩”起来,否则怎么能活动起来?
但是,活动课不是放任自流地玩,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活动。
首先是激发对活动的兴趣,引导孩子去动手做,去“剪剪”、“贴贴”、“做做”。把“作品”展示出来,启发孩子自己做。
其次是鼓励孩子动手做,让先做出来的孩子当“小”,在制作的难点上给孩子以指导。
学生活动起来之后,必然会出现许多问题,例如,风轮不转、飞碟不飞,学生自然产生了解决问题的需要--产生了学习的需求。这时,如果教师能随机给予知识介绍和技能指导,这时的便如幼苗得到了及时雨,学得生动活泼,一生难忘。剪剪做做里的艺术也恰恰在这里!
有的学生在制作中失败了,教师帮助分析原因,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最后成功了。成功的喜悦会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这样,他们主动地学、主动地做、主动地问,岂不是做到了“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其效果必然与讲、听的“满堂灌”大不相同了。
活动课程需要教师充分地,需要教师广泛的知识和技能,需要教师能随时抓住教育契机实施。
结合剪剪做做可以很好地进行科技教育,也有着劳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良好条件,关键在于的艺术。《活页资料》为学生活动搭起了舞台,能否演出生动的活动剧,关键在于导演。这里的导演便是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