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职报告_幼儿园个人计划总结
在这几年教学工作中,我热爱幼教工作,对待幼儿能给予关心、爱护。合理安排幼儿的学习、生活。力求让幼儿身心愉快地成长,为其打好人生的基础。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教育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教师们已告别了传统的统一由预设的教学方式,开始考虑如何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尽力满足每个发展的需要。《纲要》的正式颁布,对素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和挑战。能否将《纲要》体现的新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实践中,促进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关键是。
为了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我积极参加园内的各种教研活动以及到其他园的观摩学习,力求把新的观念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活动的基本内容,它不仅能给幼儿带来欢乐的情绪,有助于幼儿运动能力,有效地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而且,能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在今年,我到广州市第一园观看一些体育游戏活动,回来后,进行了户外体育区域活动的尝试,提供开放的,丰富的材料,让孩子自由地选择,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能力。在“好玩的纸”,“追泡泡”的
活动中,孩子们成了活动的主人,他们不再跟随老师做这个,学那个,而更多的是几个人围在一起商量玩法,寻找材料;孩子们争着将自己的设想和玩法告诉大家,完成设想,体验成功;在的一再鼓励下,幼儿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他们不断地去尝试、探索,在自己的感知过程中,在与新内容、新材料、新操作环境的互动中,一改往日的“我不会?这个玩具怎么玩?……”等等被动的学习态度,而是自信地说:“我发现了……;为什么……”? “我想这样玩。”“我也来试试!”
在整合观的指导下,我们的活动都以主题的形式展开。在主题生成、开展、深入的过程中努力做到:打破学科间界限,更多地关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和认知需求,以近阶段主题与本班幼儿现有认知能力、生活经验互相衔接,选择确定适合本班孩子发展的内容与形式。 如:在“秋天”树的系列主题活动中,我发现,我班的孩子对树叶特别感兴趣,尤其是在园内观察树的过程中,孩子们对树叶形状的关注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预设了树叶贴画的活动,引导孩子们在收集树叶的基础上说说各种不同形状的树叶像什么,和他们一起去贴一贴,拼一拼,画一画,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完成一件件风格各异的树叶贴画作品,尽情体现对树叶形状、颜色的想象与创新。由于每个儿童都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水平。因此,在活动中,我都尽最大可能为孩子们提供丰富而有层次性的材料,提出不同的要求,以促进幼儿有差异的发展。又例如在树叶贴画的活动中,对于能力较强的孩子,我建议他们使用剪刀,鼓励他们动脑筋剪出老师未能提供而自己又需要的树叶形状,制作到作品中;对于中等水平的孩子,我启发引导他们能贴出简单作品;而相对能力差的幼儿,则降低难度,让他们随意地贴贴玩玩,主要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又如:玩水的系列活动,我们都发现班级中大部分孩子都特别爱玩水,盥洗活动时,许多孩子都会长时间滞留在水池前,玩玩弄弄不舍得离开,通过观察了解,我们发现孩子们对水——这种与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的认识只停留它的作用上,而对水的性质等粗浅的认知,他们不会表达,也不知如何表达。在反复地考虑、商量、选择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天气的情况,预设了水的系列主题活动。同时,我们又根据本班的实际水平,优化教与学
的方式,鼓励幼儿自己寻找材料,玩一玩、试一试、看一看、想一想,变原先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帮助积累感性的直接经验。
经过多年的学习、实践摸索,我深刻的体会到作为要时时刻刻从“幼儿发展为本”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使自己成为幼儿学习的参与者、讨论者,而不仅仅是教学活动的执行者。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的充实自己,理解《纲要》的精神,从而指导教学的方法,并多吸取先进经验,运用于实践中,不断为自己积累经验,以更好地为造就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人材作出我的一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