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无为 品书香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11 > > 详细内容

硝酸_高一化学教案

性质:

1.    纯硝酸是无色油状液体, 开盖时有烟雾, 挥发性酸.

2.    m.p. -42, b.p. 83. 密度: 1.5 g/cm3, 与水任意比互溶.

3.    常见硝酸a%= 63%-69.2% c= 14-16mol/l. 呈棕色(分析原因) 发烟硝酸.

 性质:

1.    强腐蚀性: 能严重损伤金属、橡胶和肌肤, 因此不得用胶塞试剂瓶盛放硝酸.

2.    不稳定性: 光或热

4hno3 ===== 4no2 + o2 + 2h2o

所以, 硝酸要避光保存.

3.    强酸性: 在水溶液里完全电离, 具有酸的通性.

4.    强氧化性: 浓度越大, 氧化性越强.

  1. 与金属反应:

[实验] 在两支试管里分别盛有铜片, 向两支试管理再分别加入浓硝酸和稀硝酸.

cu + 4hno3() == cu(no3)2 + 2no2 + 2h2o

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 4h2o

ag + 2hno3() == agno3 + no2 +h2o

3ag + 4hno3() == 3agno3 + no + 2h2o

硝酸能与除金、铂、钛等外的大多数金属反应.

通常浓硝酸与金属反应时生成no2, 稀硝酸(<6mol/l)则生成no.

钝化反应: 常温下浓硝酸可使铁、铝、铬(都可呈+3价金属化合物)表面形成具有保护性的氧化膜而钝化. 而稀硝酸则与它们反应.

fe + 4hno3() == fe(no3)3 + no + 2h2o

王水: 1体积浓硝酸与3体积浓盐酸的混合溶液.可溶解金、铂.

au + hno3 + 4hcl == haucl4 + no + 2h2o

m + hno3(1214mol/l) no2为主.

m + hno3(68mol/l) no为主

m + hno3(2mol/l)n2o为主, m较活泼.

m + hno3(<2mol/l) nh4+为主(m活泼)

m + hno3还可能有h2产生(m活泼)

  1. 与非金属反应: 浓硝酸; 需要加热.

c + 4hno3() == co2 + 4no2 + 2h2o (实验演示)

h2s + 8hno3() == h2so4 + 8no2 + 4h2o

3h2s + 2hno3() == 3s + 2no + 4h2o ()

so2 + 2hno3() == h2so4 + 2no2

3so2 + 2hno3() + 2h2o == 3h2so4 + 2no

h2sso2以及s2-so32-都不能与硝酸共存.

  1. 与有机物反应: 生成硝基化合物和硝酸酯.

1.      硝酸的制法:

[设问] 生成硝酸的措施有哪些? 对比优缺点.(三种)

1.      实验室制法: 微热

nano3(s) + h2so4() == nahso4 + hno3

[讨论] 1. 反应温度

2. 反应装置:

3. 收集装置:

2.      氨氧化法制硝酸:

4nh3 + 5o2 ==== 4no + 6h2o (氧化炉中)

2no + o2 == 2no2 (冷却器中)

3no2 + h2o = 2hno3 + no (吸收塔)

4no2 + o2 + 2h2o == 4hno3 (吸收塔)

过程: (1)先将液氨蒸发, 再将氨气与过量空气混合后通入装有铂、铑合金网的氧化炉中, 800℃左右氨很快被氧化为no. 该反应放热可使铂铑合金网(催化剂)保持赤热状态.

2.      (2)由氧化炉里导出的no和空气混合气在冷凝器中冷却, noo2反应生成no2.

(3) 再将no2与空气的混合气通入吸收塔. 由塔顶喷淋水, 水流在塔内填充物迂回流下. 塔底导入的no2和空气的混合气, 它们在填充物上迂回向上. 这样气流与液流相逆而行使接触面增大, 便于气体吸收.

从塔底流出的硝酸含量仅达50%, 不能直接用于军工、染料等工业, 必须将其制成98%以上的浓硝酸. 浓缩的方法主要是将稀硝酸与浓硫酸或硝酸镁混合后, 在较低温度下蒸馏而得到浓硝酸, 浓硫酸或硝酸镁在处理后再用.

尾气处理: 烧碱吸收氮的氧化物, 使其转化为有用的亚硝酸盐(有毒)即”工业盐”.

no + no2 + 2naoh == 2nano2 + h2o

1.      硝酸盐:

特点: 外观美丽(由金属离子决定); kno3无色、cu(no3)2.6h2o宝石蓝色.

水溶性好

有明显的氧化性, 稳定性不好.分解有氧气.

[实验] 1. kno3的热分解:

2. 硝酸铜的热分解并检验气体.

2kno3 == 2kno2 + o2

2cu(no3)2 == 2cuo + 4no2 + o2

2agno3 == 2ag + 2no2 + o2

检验方法: 硝酸盐溶液经浓缩后, 加入浓硫酸和铜屑并加热, 可逸出红棕色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