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家长沟通时教师应该注意一些什么问题_幼儿园家长会文稿
一、要尊重家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对自己孩子事无巨细的了解是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达到的,无论是潜移默化还是耳提面命,那种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是他人不可取代的。孩子白天来幼儿园,晚上和周末回家,得益于和的双重教育,因此,互相尊重与理解,是为提供良好的早期的重要前提。
二、要与保持平等关系,保证交流渠道的通畅。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最为忌讳的是不要以教育专家自居,或者在交谈中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给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觉。能用流利的口语形式与真诚交流的情况,介绍的教学方式,以得到家长积极解、支持和配合。此外,还应该学会做一个认真的倾听者,注意从的谈话中吸取有效的,为教学工作、评价积累客观依据。
三、教师要真心理解并欣赏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关心。俗语说“庄稼人家旺,孩子自家好”,由于血缘和情感因素,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的评价往往有些偏激,特别是在某些活动中自己的孩子不是主角时,家长容易产生误解,对教师说出甚至做出一些过火的事。要冷静下来,千万不要把它当成是针对自己的个人问题,从个人的感觉中超脱出来,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待,不要盲目、武断地评判的对与错,要求达成共识,而不争一时高下。
四、要对家长报忧也报喜。很多时候,孩子有了问题老师很快想到找家长,但孩子有了进步或成绩,我们会不会也以同样的速度向家长汇报呢?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我们是家长,每天从老师口中听到自己的孩子今天与谁打架了,明天把玩具弄坏了,再不就是上课捣乱了,用不了几次我们就把心和耳朵关闭了,对老师的话产生反感,怎么能去配合的工作呢?相反,向汇报的点滴进步,都会产生莫大的自豪感,
委婉地指出孩子的不足,相信也会乐于接受。
五、与交谈要讲求谈话技巧,要有点幽默感。讲求谈话技巧并不等于说话要圆滑、不着边际甚至言不由衷。任何情况下人与人的交谈都要以诚为贵。但是,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措辞来表达。得出得结果也完全不一样。要尽量不用“不能”、“不要”、“不行”等消极性语言,多从积极的角度来评论或建议,这样提出的评论或建议更容易接受,更易于工作的开展。
六、需要合作的教学活动,要讲求方法——以孩子为中介吸引家长参与。既可以让了解园的工作,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又可以融洽家长与,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总之,家庭和幼儿园是影响发展的两个重要场所,和应携手合作,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作用,当好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