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10 > > 详细内容

探月工程说明什么_课堂以外

    中国自主研制的航天科技产品——“嫦娥一号”探月卫星被成功地送上了天,在完成了围绕地球近距离和远距离变轨之后,又成功地实现了绕月变轨飞行。11月5日,完成了第一次近月制动,今天,又成功地实现了第三次近月制动。嫦娥一号在离月球200公里的一个圆轨道上运行。周期是127分钟。她始终跨着月球两极进行旋转。进入了正常的工作轨道。从筹备、规划、研制、发射、运行、监测到卫星向地面反馈探测成果,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在密切地关注着。这一科研成果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了我国的航天事业已经跻身于世界高新科技的先进行列,说明了外国人能做到的事,中国人也能做到,说明了上个世纪的“东亚病夫”如今站起来了。中国人不仅站起来了,而且,也能挑战大自然,也能探寻宇宙空间的未知世界,也能打破贫穷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不可能进入宇宙空间的神话。
    中国的航天事业,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第一代航天人勒紧裤带奋战在大西北时起,到今天具有较大规模的航天集团,经过了几代高科技人才不懈的努力和奋力的拼搏。虽然我国的核弹头没有美国和俄罗斯多,虽然我国在核心技术上远没有日本先进,虽然我国的航天事业才刚刚起步,但是,我们同样能够自主生产核武器,同样能够载人航天,同样能够探索太空的秘密。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中国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在小米加步枪的困难时期,中国人民尚且没有向侵略者屈服,在民日富,国益强的今天,中国人民更加不会惧怕那些超级大国的核威胁和核讹诈。
    中国的航天事业正在突飞猛进,奔月的“嫦娥”牵动着每一个国民的心,她把向往和平美好的人们的思绪带向了无垠的太空,同时也激励着中国人不断地向新的起点攀登。
    通讯地址:湖北省应城市农业发展银行  熊树忾
    邮政编码:43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