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09 > > 详细内容

今年高考政治货币知识大盘点_政治文集


    一、生活与消费
    1.货币
    (1)货币的含义、货币的基本职能
    ①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②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2)纸币的含义及其发行规律、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①纸币的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②纸币的发行规律: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待售的商品数量、商品的价格水平、货币的流通速度三个因素。
    ③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是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数量,从而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通货紧缩表现为社会总需求持续小于社会总供给,物价总水平持续下降,货币不断升值的经济现象。
    (3)外汇和汇率
    ①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②汇率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③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④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正确的金钱观
    ①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本质上看,它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其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②从一定意义上讲,货币是财富的象征,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各种经济活动都离不开货币。
    ③对待金钱应该“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④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认为金钱是万能的拜金主义要不得,我们一方面要努力为国家创造财富,一方面也要养成把金钱花在需要它的地方,让自己在精神文明上也要上一个台阶。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纯洁。
    2.价格
    (1)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
    (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时间。
    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每个商品生产者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因此,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的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的地位。
    ③赚钱: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赔钱;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赚钱。
    (3)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个别劳动生产率越高,则越能获利。
    (4)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①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但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都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②供求影响价格:a.供不应求——抢购——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b.供过于求——滞销——价格下跌——形成买方市场(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
    ①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6)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a.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来讲:价格降低——需求量变大,价格升高——需求量变小。
    b.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比较大。
    c.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d.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②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a.调节生产。
    b.提高劳动生产率。
    c.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