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识天气_语文文集
看云识天气
一、 目标:
1、 对说明文有初步了解;
2、 让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二、 教学重点:
1、 说明方法的了解;
2、 学会整理,抓住相关事物的特征。
三、 教学设计:
通过对各种云的观察和了解,抓住事物的特征,判断与之相关的天气情况。从而掌握相关的说明文的知识。
四、 教学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语
俗语说:“出门看天气”。天气情况如何,我们又是通过怎样的方法去判断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天气变化的相关知识,走进科普文章——〈〈看云识天气〉〉。
二、 整体感知
浏览全文,思考:
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明确:云和天气的关系。(事理说明文)
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2、 本文从哪两个方面来说明云和天气的关系的,请找出相关的语句?
明确:从的形态、云的光彩两方面进行说明的。第六段的第一句话提示了我们。
三、 重点分析
1、朗读第一段,思考:
(1) 写作对象?
明确:云的形态。
(2) 本段的中心句?
明确:天上的云,姿态万千,变化无常。
(3)本段的结构?
明确:总——分——总
(4)修辞手法?请找出这些比喻句。有怎样的作用?
明确:比喻、排比。
(5)揭示云和天气关系的语句是哪句,尤其是哪个词语?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有怎样的作用?
明确: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招牌”。喻指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准确而形象的说明看云和识天气的关系。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准确具体。
(6)这一段的语言生动形象,对云进行了生动的说明。
(7)本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明确:打比方、作比较。
2、 第二段的在文章中的作用?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承上启下。分类别。是3——5段的“纲”。
3、 仔细阅读3——5段,找出文章介绍了哪些云?有什么形状、在什么位置、预示了怎样的天气情况?用笔勾画出来。
(1) 填表
(2) 识图
(3) 说明方法 明确: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分类别。
(4) 说明顺序 明确:逻辑顺序。
(5) 说明方法练习
四、 练习
仿照第一段,将事物描摹的生动、有趣。
五、课后作业
1、 自习第六段,列表展示云的光彩和天气情况的关系。
2、 收集民间关于天气的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