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识字,开发幼儿智力_幼儿语言阅读与识字
当今世界,一切竞争都以人才竞争为核心, 而各国人才竞争已步入对人脑潜能开发利用的前沿阵地,世界众多国家都设立了0-10岁方案, 以期在认识人类自身、开发潜能上有所突破。脑的研究揭示:人脑蕴藏着90%的潜能;儿童生长存在关键期;早期经验影响大脑神经网络的机制, 丰富而适宜的生活环境刺激,将改变大脑的微观结构和整个大脑的性能, 使大脑更发达。人的50%的学习能力是在生命头4年里发展起来的,另外30%的学习能力是在8岁前奠定的”(布鲁姆)。“8岁前是增进智力发展的关健时期”(谢希德)。在我国,儿童潜能的开发也越来越被重视。
过去,在我国绝大多数幼儿园不教识字,幼儿也很少有识字的。但是,近年来,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在国外某些早期识字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影响下,在某些早期(识字)教育方案的极力宣传下,以及们望子成龙的殷切期盼下,有些幼儿园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展了幼儿识字教育,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国外,许多国家非常重视幼儿早期识字、阅读。如美国在一些园建立早期阅读实验班;日本成立了几百所“石井式认字法”幼儿园;英国5岁学习阅读。
1998年, 我国李岚清副总理曾指出:“我们很多应试是开发左脑,实际上左脑是辅助的,右脑是主要的。深层次的思考, 深层次的创意, 永久性的记忆靠右脑下个世纪的十年是开发右脑的十年,哪个国家在这个问题上有突破,哪个国家就有活力。我国有天生的好处,因为我们是象形文字,本身就是融音、形、义于一体的左右脑结合的复脑文字,但我国一直没有自觉学开发”。我们要用汉字本身的特点, 来开发幼儿左右脑,开发潜能。
一、期是进行识字的最佳期
人们通常认为幼儿学口头语言容易,学识字难,而专家们研究发现的实际情况是:幼儿学认字最容易,然后依次是学听话、学说话、学写字,对于幼儿来说在认字过程中将字形、字音与实物同时联系起来,要比只将语音与实物联系起来容易。期是整体模式识别能力和自然记忆能力的最高峰,也是学习口说语言、学认汉字的关键期。
二、 识字能促进智力发展
脑生理学的惊人发展,使人们较前更加重视在期激发人脑的功能,提高智慧
。智能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取决于早期培育的质量。其中环境对的影响最大。在语言内容比较丰富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智商较高。
1982年5月,英国的心理学家在家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显示欧美国家的孩子平均智商是100,而日本的孩子达111,欧美国家智商达130的小孩每100人中有2个,而日本却有10个,达10%的高比例。有人认为是不是日本的升学竞争激烈?或是孩子比较用功?可是专家认为日本的儿童特别聪明的原因是经由具体的汉字来学习,而非使用拼音组合的文字。后来又发现“从五岁教汉字,智商达115,四岁接受汉字则智商达125,三岁开始实施三年的汉字教育智商达130以上。日本一幼稚园十几年前就开始实施汉字,目前小孩智商达150的很多。年龄愈小,可塑性愈高,学习能力愈强。”
孩子为什么能有效促进儿童智力发展,仍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但著名语言学家安子介先生的论断,应引起我们的注意:“汉字能使我们产生联想,联想是一切发明之母。”他认为汉字的演变合乎逻辑、富于联想,启发思考、易懂易记。比如“人、大、天、夫”几个字,一个人站着,叉开两腿就像“人”字,又伸开双臂就成“大”字,上面再加一横,至高无上就成“天”字,天字出头,敢于冲破天就是大丈夫的“夫”字。通过观察比较会发现,与水有关的字有三点水旁,同最有联系的字有个口字旁等。汉字是有规律的,便于通过推理,判断出字音,联想出字义,引发儿童开动脑筋,活跃思维,使儿童变得聪明起来。
幼儿的大脑不仅有记忆汉字的功能,它还在无意中分类、整理汉字,并发现潜在着的规律,然后按照这一规律来推理未知的汉字。大脑的效力在期最为活跃,然后随着年龄增长逐渐衰退。
汉字刺激感官,促进脑细胞树突分枝、轴突伸长并生成许多突触小体,细胞间形成精密的网络,刺激越多,网络越密。脑细胞生长发育的速度先快后慢,用进废退。不必担心识字会累坏了孩子。当幼儿疲劳时,他会自动终止学习,神经系统有独特的保护功能。和应随时注意幼儿的学习状态,当幼儿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或兴趣平平的时候,就应该让得到充分的休息。
有这样一种说法,认为头脑的活动及思考比记忆重要,指责汉字的学习是偏重记忆的学习,对智能发展不会有多大作用。这种说法忘记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如果脑中没有记忆任何事物,不可能会有所谓思考活动。记忆是思考的前提和基础,决定思考的正确性和发展。人类的记忆装置——大脑皮层有40亿个细胞。据脑生理学家的研究,仅使用了几分之一,有文献认为是3%—10%,我们充分活用的记忆体尚微不足道。我们不应忘记,在“活用”以前,应先丰富所要活用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