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识字教育活动_幼儿语言阅读与识字
自从1952年中央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暂行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不进行识字,不举行测验”以后,识字教育一直作为一个尘封的课题在幼儿园无人涉足,而现代社会随着幼教领域所涉及范围的不断拓展,许多的专家学者又重新以新的观念,新的角度去观察中国的汉字,在部析这象形表意的方块字的同时也在幼儿园逐步探讨,而我班正是适应这一研究趋势并顺应的需求而开展此项实践活动,以了解汉字和学期后期发展具有何种程度的联系,识字在园是否具备可行性,识字不识字对早期阅读的作用等几方面的问题。
一、汉字本身能萌发学习的兴趣
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文字之一,其形如美丽的画图,且许多字都有其古老动人的传说,能引人入胜。四声调号,悦耳动听,抑扬顿挫,能深深地吸引着幼儿,萌发学习汉字的兴趣。这一年龄段的幼儿,对识字就像认人、识物、学说话一样热情,只要反复地接触,就会自然而然地把字形、读音深深地铭刻在大脑中。如每当手捧图文并茂的听读游戏识字课本时,一下被吸引住了,他们视课文为珍宝,看这看那,问东问西,兴致勃勃地注意分辨认识不同形状的汉字。
二、创设适合的识字环境
把幼儿当成主人,激励幼儿主动地自觉地参与创设活动,培养幼儿适应于识字的环境。如把字卡、字条放在相对应的书桌、玩具、门、窗、寝室等的醒目处;把写有幼儿姓名的字卡,分别请幼儿贴在自己的座位处;在教室的周围墙上,用汉字拼成各种彩色的美丽形状等,布置成一个优美的汉字环境,使置身于汉字教育的环境中,随时都能接触汉字,认读汉字。耳濡目染,时时反映在头脑中,久而久之,就会自觉与不自觉 地认识许多汉字。不过对创设汉字环境的设备和材料,必须丰富多
彩,应该以满足不同幼儿的不同需要为准则,以激发认识汉字的兴趣为目标。
三、游戏是识字教学的最好形式
《新纲要》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因此,幼儿园应该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开展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以满足幼儿的需要。可根据幼儿“贪玩”、“好奇”和“爱动”的特点,结合爱游戏的特性,进行识字,激发幼儿的识字兴趣,使幼儿在说、猜、做、比等生动活泼的游戏中,轻松、喜悦、自在、愉快、高效地识字。如以“开飞机”的游戏为例,在幼儿身上,挂上姓名的××号飞机的字卡,再按幼儿个子的大小,分别在字卡上写上大、中或小,然后选出一位幼儿当指挥,挂上写有指挥的字卡,又在游戏场地的树杆或事物处,挂上××飞机场的字条,再后由指挥拿出起飞的字卡,命令飞机起飞,于是扮演开飞机的幼儿,一个个地做起飞机起飞的模样,数分钟后,指挥又拿出降落的字卡,命令飞机在飞机场降落,接着挂有检修员、加油员字卡的幼儿,纷纷前去检修和加油,同时请幼儿指读字卡和字条,强化幼儿对汉字的记忆。如此地多次反复,循序渐进,随着游戏类型和内容的增多,识字越来越多,并始终保持了学习的兴趣。
四、开展系列早期阅读活动,帮助系统了解汉字的构造规律。
早期阅读是指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前期阅读准备和前期书写准备,在文字方面,其主要培
养目标应能初步认识、了解文字和画面的对应关系,愿意辨认汉字,因此,本学期我班围绕此项目标开展了系列活动,让幼儿对汉字的结构有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进行了拆字游戏,课余饭后,我有意识地安排了一些拆字游戏,如将冰、好、冲等字或按笔划或按其义拆开,在幼儿理解其造型意义后加以复合,并用形象化、拟人化的方法介绍字的笔划构成,如“我”字,在介绍给小朋友时,我一边在黑板上写一边编了一首儿歌“斜斜一个点,长长一根线,我找小勾子,用手抓抓紧,我用大勾子,用手抓抓牢”,上面加个点,我就站得好,幼儿根据儿歌进行了“我”字的“画画活动”幼儿写画的过程,完全不似在写什么字,而是象念儿歌画小猫一样,用心描绘着这样一幅画,在装订幼儿画纸时,题为“我的画”的封面设计满足了幼儿的自编自画心理,突出了稚拙可爱的天真模样。
五、提供实践的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体验。
显然,对于本项活动的最终目标并不是在一年内让幼儿识多少个字,而是以发展其早期阅读能力为已任,因此,这里的识字教育是为幼儿自己获取知识,增强其阅读能力提供的又一项工具性帮助,有了对汉字良好的辨认能力,幼儿便能从各种各样的图书、画册中去讨论、想象,从而能习得一些方法,积累一些经验,在强调身心健康发展的今天,心理因素,尤其是自信心等的培养已越来越受到者的重视,一个能说会道善于表现自己的孩子固然能在众人面前拥有自信,那么一个不起眼的小娃娃能告诉目不识丁的老奶奶以东西南北一定同样能拥有一份自信,多一份成功便多一份自信。
综上所述,识字在促进幼儿发展方面固然取得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幼儿毕竟和成人不同,他们根本不用像成人那样去分析,理解字的偏旁、部首、表音、表意、象形等内部结构及其关系,而是把一个个的汉字,当成一个一个完整的由若干线条组成"图形"来识记的,当这一组汉字拆开分散到其它陌生的字中他们全然不知。相当一部分识字来自于对图形字体的无意记忆,如何正确加以引导,让
识字拥有更加广阔的前景,使其最终为早期阅读进行有益引导,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