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户外区域体育活动_户外及体育活动专题
作为江东区体育特色幼儿园,我们坚持贯彻《纲要》精神,积极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本学期,我园在改革传统晨间活动的基础上,尝试探索户外“区域体育活动”。区域体育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种较为新型的组织形式。它是根据健康领域的目标、内容与要求,在园内打破班级界限,创设若干运动区域,投放不同的运动器具,让自主参与,用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我们大班年级组对如何因地制宜地设置运动区域、选择运动内容、合理组织区域体育活动等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下面简要谈谈我们在区域体育活动实践中的一些认识与思考。
一、对区域体育活动目标的思考
新《纲要》提出,幼儿园体育的目标是使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这一目标的内涵包括情感目标、动作目标、体能目标。我们在制定每月的区域体育活动目标时,遵循整合性、性、可持续性等基本原则,在正确处理兴趣和动作关系的同时,重视体育精神(社会性品质)的培养。如平衡区——过鳄鱼桥中,动作目标是:在一定高度的梯子和高低不平的轮胎上行走,发展身体的平衡性;情感目标是:乐意尝试该活动,能克服困难、勇敢前进。在一定高度的梯子下放置各色小型鳄鱼玩具,游戏颇具情境性,孩子们都乐意参与;梯子有一定高度,在上面行走需要一定的胆量和勇气,这对孩子们的勇敢精神、坚持性等提出了挑战。当孩子们勇敢克服困难走过鳄鱼桥时,那种成功和自信对他们来说是终身收益的。
二、对区域设置的思考
每次活动前,我们都召开一个预备会议,对运动区域的设置、材料的投放做合理规划,统一布局。根据园内场地、设施、体育
玩具等条件,我们将周边环境和运动区域有效结合,如钻爬区靠近攀岩壁,平衡区与运动城相邻,跳跳区设置在塑胶场地上,投掷区设置在水泥地上。投放材料时,我们推崇一物多玩、一物多变,如并排放小椅子可走椅面,竖排放则可跨椅背,同时考虑到幼儿发展的差异性,为不同水平的幼儿创设不同的环境,如在玩车区提供青虫车、滑板车等不同车辆,在平衡区放置长短、高度不同的梯子,满足多层次的需要。
三、对合理组织区域体育活动的思考
1、必须重视规则意识的培养,建立必要的常规。如向明确各区的内容和玩法,并且某个运动区域一旦确定,在短期内要保持相对稳定,实施一阶段后再作调整。
2、活动前要作适量的热身运动,如绕园热身跑、热身韵律操等,讲究锻炼,使机体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3、要全面观察,适时指导。如注意控制好动幼儿的活动量,给体弱幼儿相应的支持和帮助,有效促进身体机能的发展。
4、注意保教结合,发动保育员积极配班,协助做好保育和安全工作。在保健室开设休息区,保健医生负责为孩子提供毛巾、水杯,做好动静交替。
5、整合性地发挥区域体育活动的价值。如活动前后场地的布置和整理,邀请孩子共同参与,培养大班的小主人意识。再如活动中播放相匹配的,渲染运动气氛等。
一、明确目标,拟定
第一阶段“制订”,我们大班组首先一起思考如何根据大班
幼儿年龄特点创立不同的运动区域,如平衡区、玩球区、钻爬区、投掷区等。们结合自身特长、爱好选定指导的运动区域,采用先分散后集中的方式制订月活动目标,从最粗浅的技能训练、投放简便易行的器械材料出发,统一月活动目标,制定出适合大班身体发展需要的区域体育活动。
二、活动前有准备,活动中重指导,活动后及时研讨
第二阶段“实践反思”,我们强调每次活动前有准备,活动中有指导,活动后及时研讨。第一次活动有些类似于分组进行活动,老师们也只是简单地把“指导”理解为上小型体育课。一次活动下来,老师累孩子“疯”。于是,我们马上进行商讨,该如何进行改进,如何将区域体育活动与体育课区分开来。第二次活动前,我们投放了更多的活动材料,如平衡区增添了椅子、摇板,钻爬区多了钻圈、钻桶,玩球区增添了滑梯、羽毛拍,投掷区增添了纸飞机、投掷圈。并且按场地的不同进行摆放,把平衡区设置在塑胶地毯上,钻爬区靠近攀岩壁,玩球区设置在小山坡处,投掷区设置在水泥地。在活动中,孩子们自由选择感兴趣的区域,孩子们有的拍球,有的赶小猪,有的比赛谁的飞机投得远,有的比谁的眼力好,投得准,在钻爬区,孩子们自动地分成红、蓝两队,比赛哪队钻圈、钻桶速度快,在平衡区,在孩子们熟练掌握一种走椅面的方法后,随后变换椅背的方向,让幼儿练习跨椅背走平衡,以满足能力强的的练习需要。
就这样,
活动内容一点点增加,的指导一点点加强。
最后,大班年级组向全园进行活动展示,内容为《探险寻宝》。在开课前,老师们又坐在一起研讨活动的每一部分该如何进行,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的运动潜力,提高幼儿的技能发展。我们把孩子参与环境创设、材料投放也纳入了活动。接着伴随强劲有力的,老师分带穿裤装、体操鞋的孩子绕园跑,随后进入场地踢腿、摆臂等,把身体活动开,然后向孩子讲解场地上的几个区域及指导。“开始活动”一声令下,孩子们雀跃着跑到自己喜欢的区域在舒缓德伴随下进行活动。孩子们已经知道了一定的活动规则,会一个一个从起点出发分组、分区域进行联系。活动了一段时间后,两两区域进行组合,让孩子们进行“探险寻宝”,只见孩子们先稳稳地走过梯子与轮胎组合的障碍,然后钻过“火圈”,绕椅脚爬,再爬过高高的桌面,在垫子上匍匐前进,最后在终点拿到了宝藏。而另一组的孩子则先骑上羊角球跳到滑梯处再绕障碍行进拍球,完成后也能得到宝藏。孩子们通过《探险寻宝》游戏,进一步掌握了各种活动器械的多种活动方法,并具有初步的竞争意识。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了的规则意识,能看箭头方向决定活动的起点和终点,不随便插队。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到快乐、得到满足。
开展区域体育活动给了我们些许启示:
1、以年级组为单位开展区域体育活动。根据园规模、活动开展的时间及组织形式可以全园为单位、以年级组
为单位、以班为单位开展。活动开展初期可选择小中大班年级组分开开展活动,区域设置尽量相对集中在一个园内,随着幼儿活动水平的提高,逐渐增加班数,扩大活动范围,添加活动区。
2、活动时间的性。区域体育活动可每周开展一至两次,每次时间大约在四十分钟左右,避免一次活动时间过长,运动负荷过大,注意活动各部分与音乐的匹配。进场强劲音乐和活动中的舒缓音乐、结束等。
3、注意保教结合。在开展区域体育活动时,保教人员应统一行动、对活动进行密切关注,在保健室开设休息区,放置毛巾、水杯等,做好动静交替。
4、教师指导的有效性。避免幼儿身体局部运动负荷过大,要选择有趣的方法引导幼儿适时更换区域,如“画卡”、发“小礼物”、“寻宝”等来吸引幼儿换区,同时也记录了所玩区域情况。
在得到启示的同时,也存在困惑:
1、应如何用游戏贯穿各个区域,各区域应如何有效结合?
2、材料投放递进性、目的性如何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