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主题活动整合的初步探索_幼儿计算机教育
技术与主题活动整合的初步探索
浦东新区东蕾园 贾瑾如
每个人都知道21世纪是竞争的世纪,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化的推进,园也应该与信息技术教育同步发展。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运用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模式。在幼儿园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技术与教学之间的交叉性、互动性的特点,让幼儿主动地、活泼地选择、吸收新知识,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摒弃了过去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了“我选择,我喜欢”。本文就园如何实现技术与主题活动的有机整合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有利于增强直观感受,集中的注意力
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利用这一特点借助多媒体直接将学习内容传递给。主题活动《美丽的金鱼》把形态奇特,色泽鲜艳,体态活泼,各种不同种类的漂亮的金鱼在大屏幕中展现出来,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又如主题《奔跑的动物》,四条腿的动物是怎么跑的?直接用语言介绍很难讲清楚,可录制《动物世界》栏目的一段精彩画面,通过主持人富有磁性、缓缓地介绍,给幼儿创造了一个良好地观察机会,使通过直观了解动物奔跑的特征。
二、有利于激活的思维。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幼儿学习活动是在一定情境下进行的,而且学习环境必须有利于幼儿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是因为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儿童,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单纯依据语言叙述要求儿童进行一定思维操作,将会让他们感到极端抽象和困难。因此,要善于抓住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努力创设优化了的情境,让
幼儿融于情境中,主动进行思考、探索,达到激活幼儿思维的目的。在“动物世界”的主题活动中安排了童话故事《龟兔赛跑》,其结果我们都知道,是乌龟赢了,兔子输了。针对这个故事又提出了一个发散性比较强的问题:乌龟和兔子又进行了一次赛跑,从山腰跑向山脚,这一次谁会赢呢?我们对两个大班做了试验:一个班,讲完故事后直接让幼儿讲,结果都说兔子赢了,因为第二次兔子吸取了教训;在另一个班,运用多媒体形式把乌龟的身体特点详尽地告知了幼儿,并且把比赛的路线图展示给幼儿看,然后再让幼儿讲,结果大部分孩子还是认为兔子赢了,但是有一个孩子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还是乌龟赢了,为什么呢?原因是乌龟的外壳非常坚硬,它的头和四肢都缩进盔甲里去了,乌龟知道要是硬拼,它肯定跑不过兔子,得智取。孩子认为路线是直的,又是从高处往低处跑,自己干脆缩成一团,从上往下滚,又省时又省力,所以乌龟赢了!还有一个幼儿说:“乌龟不愿再和兔子赛跑,因为乌龟生活在水里,在水中它能游得快,除非兔子也下水和它比赛。”可见孩子已经意识到不在一条起跑线上的对手来比输赢是不公平的,掌握了两种动物的不同特点。我们暂且不说结果对不对,有无漏洞,能想象出来已经很不容易了。这虽然是两朵创新思维的小小火花,但是却是让人赏心悦目,那么来之不易!功劳应该归于技术与、语言学科之间的整合!
三、有利于体现的主体性。
“以教师为主导,以幼儿为主体”是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同样建构主义也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的,以幼儿为中心的学习。即在课程的整合中,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幼儿则是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在幼儿园的主题探索型活动中,将幼儿置于网络的海洋中,给布置一定的任务,学习研究的内容一旦明确后,
幼儿就会积极地主动地有目的地去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利用,从而顺利的完成研究任务。如在“水”的主题探索活动中,在研究“水和人们的关系”时,利用多媒体在大屏幕上展示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一副是泉涌般的水快速冲向冒着滚滚浓烟和火焰的居民楼宅;一幅是山洪把房屋树木给淹没吞噬了。幼儿一看到这样的画面,疑问便应运而生:水对于人类来说是有益的?还是有害的呢?有的幼儿认为是有益的,有的认为是有害的。于是分组各自带着疑问,开始在网络建构的知识海洋中查找资料,然后进行分析、归纳、,最后在大量的事例中得出结论:水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方便,人类离不开水;但有时水也会发脾气,危害我们人类。这不是解释说明的结果,而是幼儿自主性学习的结果,是他们经过主动的探索和比较、开放的怀疑和尝试、充分的选择和确认、激烈的讨论和证明得来的,毫无疑问,这样将会使幼儿掌握的更加深刻。试想如果放在传统的教学中,由来补充一点材料,然后告诉幼儿水的利弊。这样枯燥的说教与幼儿一下子“钻进去”的感觉,在幼儿发挥主动性方面,孰优孰劣自是不言而喻的。又如在“我爱上海”的主题活动中,只提出了一个问题:“上海有许多好玩的地方,有我们去过的野生动物园,有人民广场,现在你们还知道哪些好玩的地方吗?请你们自己去把它们找出来!“幼儿的积极性立刻像洪水一样爆发了出来。有的说:“我知道东方明珠很好玩”。有的说“海洋水族馆的秘密真多。”……幼儿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喜好,饶有兴趣地查找资料,交流,那图文并茂,丰富多彩地知识表现形式。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产生了浓厚的积极性,而且也提供了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增加了获取的数量,延长了知识的保持时间,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孩子们你说给我听,我说给你听,就像小导游一样,滔滔不绝。听者也津津有味,在不知不觉中,在说说笑笑的轻松快活的互动氛围中,扩大了视野,吸收了知识,主体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
四、有利丰富的情感
新课程标准特别提到要培养的情感态度,在主题活动
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来创设情景。从而达到培养幼儿情感的目的。但是在“奥运”主题活动中,当幼儿为运动员争夺金牌而激动、兴奋、骄傲时,及时地播放了中国的国歌,那雄赳赳,气昂昂的乐曲,流进了幼儿的耳朵里,流进了幼儿的心坎里。幼儿在欣赏乐曲的过程中,激发了他们爱祖国的情感。在他们稚嫩的脸上似乎也有庄严的表情。的情感在整合的情境下,在对时事的理解和想象中得到了培养、丰富和升华。
五、有利于降低学习的难度
根据情境的原理,创设充满美感和智慧的学习氛围,使对客观情境获得具体的感受,激起相应的情趣和求知欲,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降低学习的难度。在主题活动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的情境,促使幼儿主动接受教学内容的辐射,为学习新知识降低难度。如在小班“好朋友”主题活动中,有《小鱼歌》这一学习内容,为了让幼儿理解“孤孤单单”的涵义,制作了多媒体课件——flash,先让出现一条一边流着眼泪,一边在哭泣的小鱼在水中游动,然后又出来两条摇着尾巴点着头的小鱼,最后出来三条快乐做游戏的小鱼,在生动直观、活泼有趣的多媒体中,观看得那么专注,“孤孤单单”这一重点难点在优化的情境中,全身心的投入中迎刃而解了,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教育部长陈至立说:“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必将引起教育的深度变革,”现代信息技术使人们的求知欲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满足,创造激情,得到充分发挥。健康的网络成为知识的海洋,创造的舞台,友谊的桥梁。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变得无比丰富多彩,似乎拥有整个地球。技术与园主题活动的整合,有以上诸多方面的优势,然而面对时代的到来,作为培养跨世纪新人的,我们只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抢占现代技术的制高点,将先进的、现代的技术更多地、合理地运用到园的教学中去,从而进行有机地整合,才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未来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