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惑·解惑_课改与自主学习
疑惑·解惑
新建园 曹秀丽
我们现在都在学习新课程,实施新教材,在学习中我产生了困惑,如“如何处理幼儿个体经验的碰撞”“如何利用资源”“如何处理突发的问题”等,在与孩子们的真实交流中我获得了解答。
我家有几口人
孩子们的全家福贴在了走廊的网上,自由活动时间、点心后、盥洗时间经过等等,孩子们总喜欢或站或蹲指指、点点、说说。一次点心后,杰杰对燃然说:“我家里有5个人,你家里有几个人?”燃然说:“我家里有我、妈妈、爸爸、姥姥。”其他孩子听见了也围了过来,可为提出:“那照片上为什么有3个人?”杰杰着急的说:“我爷爷长得很高,我奶奶很胖。”“我又没看见过你爷爷,我怎么知道。”可为一脸无奈样。孩子们一下子围绕着话题谈论开了。
揣摩孩子的需要:更详细的了解自己、同伴家庭内成员的主要特征。
的回应:预设了“我家有几口人”,目的是通过边画边说的方式介绍自己的家庭,以及通过在不同手指变化发型、眼镜等,学习表现家庭内不同人物的主要特征。
反应:预设活动中孩子们边画边说,“爸爸人最高站中间。”“奶奶人最矮是小拇指。”“妈妈最漂亮,梳着漂亮的辫子。”“我本领最大,我是大拇指。”孩子们在画纸上出色的表现着。
反思:本次活动主要通过图像表现积累新的艺术表现经验,同时帮助幼儿积累新的知识经验。认知与表现其实是一个整体,认知经验是艺术表现的基础,艺术表现所积累的经验又能丰富认知经验。幼儿在边画边说中获得了新的表现手段,增加了对自己、同伴家庭成员的了解。我感觉图像表现是一种比文字简单且清楚的沟通工具,运用它就可以使幼儿多样化的想法、意念得以形象化,而且也喜欢用这种独特的方式来表达。
一个岔开的话题
主题活动已经进行到关于“爸爸”的活动,孩子们带来爸爸的大手印,和爸爸一起记 录了“爸爸调查表”。一次主题活动“大手与小手”,请孩子们说说爸爸的本领。
王雨薇首当其冲的说:“我的爸爸会剪纸。”
周礼杰高举起自己的小手,大声的叫道:“我的爸爸会切菜。”
陈淑铭站起来,慢慢的说:“我的爸爸会领钱。”
顾可为一脸疑问的说:“晚上爸爸到哪里去领钱?”不等我解释,其他孩子已经着急的回答到:“到那个方方的有一个可以把卡塞进去的地方领钱,我妈妈就是这样的。”
徐晏然解释说:“晚上也能够领到钱的。”“对,那个方的东西叫自动取款机,那张卡塞进去后,输入进密码以及你想要领的钱的数量,就可以领到钱了。”我补充道。
顾颖说:“我的爸爸可以用一只手扫地。”还象模象样的学着爸爸的样子。孩子见到后纷纷学了起来,我也和孩子们一起学扫地,边说边做“把垃圾扫在一起,拿起簸箕,把垃圾扫进簸箕,倒到垃圾筒里。”
忽然徐高阳说:“还可以倒到河里”。一下子,活动室里热闹开了。
赵羽蒙说:“怎么可以倒在河里,水会弄脏的。”
徐高阳立刻解释:“脏的会流走的,新的水会变出来的。”
顾可为说:“那些倒在河里的东西会沉下去的。”
我问道:“如果垃圾越沉越多,把水都盖住了,不能开船怎么办?”
徐高阳一边比画一边说:“放石头进去,有了石头水就会满出来,就可以开船了。”
“是吗?”“我不相信!”其他孩子哇啦哇啦叫了起来,表示有异议。
揣摩孩子的需要:河里装满了东西后,水会不会自己变出来。
的回应:我想:即便是我给他们解释,他们也不一定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我在探索区为孩子提供了脸盆、会沉下去的各种东西以及会浮在上面的东西。
反应:第二天,几个男孩子围在脸盆四周,石智贤把篮里的东西全部倒进了脸盆里,其他男孩子见了也纷纷把掉在地上的东西放了进去。很快他们发现,水从脸盆里溢了出来,渐渐的没有水再流出来,脸盆里全是东西,依稀可以见到一点点的水。周礼杰说:“水没有了。”“对呀,水没有了!”徐高阳不甘心的说:“我来。”于是他们又试了几次,结果还是一样。徐高阳摸了摸头,还是不服气,一边往活动室走一边嘀咕着:“我妈妈是把垃圾倒进河里的。”我上前对徐高阳说:“你明天还想不想来试试?”“摁,明天我还来。”于是我悄悄的又为孩子们增添了一堆可以浮的东西。果然,徐高阳又来了。这次孩子发现所有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有的会沉,有的会浮,浮的会随着水流,徐高阳最初的话终于得到验证,孩子高兴的笑了。活动后,孩子就跑来告诉我:“河里如果倒满了垃圾,有的会流到别的地方去,有的会沉下去,河水就会变没有。”
反思:每一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于他人的独立想法,会用自己的方式发现、了解世界,获得经验。我在这次活动中其实可以简单的将道理告诉给孩子听,即便当时他们不理解,以后慢慢会知道。但我认为:与其直接教给孩子“事实”真相,不如多关注孩子对“事实”的理解,为他们创设可以通过自己探索获
得经验的环境、条件。于是我就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顺应孩子的探索,推动他们的发展,使孩子在动手实践中建构起自己的理论和概念。
怀孕
最近孩子们对倪日长夜长的肚子发生了兴趣。
镜头一:顾颖和沈辰雪把脱下来的衣服往穿在自己身上的衣服里一塞,两手在腰间一叉,面对面挺着肚子,扭了扭腰,晃了晃肚子,马上两人“哈哈”的笑了起来。我蹲下身问她们在干什么,两个女孩难为情的跑到一边去了。
镜头二:倪老师坐在大椅子上习惯性的摸着肚子。周礼杰悄悄的走到倪老师的身边,伸了伸手,又缩了回来,侧过头看了看倪老师,再次伸出了手,可不知怎么的又缩了回去。倪这时也发现了周礼杰的行为,轻轻的拉过他的手放在肚子上,孩子的脸上立刻由不知所措转为一脸的高兴。
揣摩孩子的需要:了解胎儿在母体里的情景,孩子是如何出生的。
的回应:请一位幼儿(妈妈)来班级当一回,解答的问题。
反应:张南昕妈妈一走进活动室,立刻被孩子们围了起来。张南昕更是高兴得又蹦又跳,直盯着妈妈问:“妈妈你怎么来了?”当得知妈妈是来当时,立刻摆出一副小主人得样子让妈妈坐下,孩子们见状马上搬起自己的小椅子,围坐在张南昕妈妈的身边。
妈妈老师开始讲述自己怀孕时的情景,“我怀南南2个月时,呕吐得很厉害,胃口也变了。象苹果等以前爱吃的东西,都变得不爱吃了。但为了南南能多吸收一些营养,我还是坚持多吃有营养的食物。等肚子大些后,脚开始变肿,手一按下去就会有一个小洞,要等很长时间才会恢复原来的样子。”说着还做起动作来,孩子们的眼睛直直的盯着妈妈老师,时不时的脸上会随着讲述的内容露出难受、吃惊的表情。妈妈老师接着往下讲:“那时我的鞋都穿不下了!”停顿了一下,提了个问题给孩子们,“为什么我的鞋会穿不下?”徐晏然一边用手比划着一边说:“因为鞋子变小了!”陈淑铭摇 了摇头说:“不对,是人长大了,就象小朋友一样。”我刚想暗示他们,一个轻轻的声音,悠悠的传入我耳中“是因为脚胖了。”我回头一看,原来是见到陌生人就害羞的李晨晔。妈妈也听到了,表扬了她,说道:“对呀,是因为怀孕到后来,脚会变肿,变得比以前大,所以鞋子穿不下了。”
一边的蒋经纬高高的举起小手,一脸的着急样,我便问:“蒋经纬,你有问题吗?”他站起身,面对着妈妈老师问道:“宝宝出生时头发有没有?”妈妈老师耐心的把南南出生时的样子详细的说了出来。李晨晔这时也活跃起来,大声的问:“张南昕妈妈,宝宝是怎么生出来的。”妈妈老师对着我笑了笑,想了想,站了起来说:“南南在我肚子里的时候头是朝下的,在这儿。”边说边用手在相应的部位划了一个圈,孩子们随着她的手所划的位置看了过去,轻轻的笑了起来,有的还在自己的身上试图找到相同的位置。妈妈老师继续着:“我这下面有扇小门,还有条小路,宝宝就是从这条小路游出来。在到小门的时候,她用力的挤呀挤,把小门挤开就出来了。”孩子们“啊,哈哈”的笑了起来,“嘻嘻,出来了”孩子们仿佛是自己把小宝宝生出来了,完全被妈妈老师的讲述给吸引了。孩子们按耐不住了,纷纷离开自己的座位,把妈妈老师围了个水泄不通,问题更是如潮水般扑到她的怀里,妈妈耐心的一一解答孩子们的问题。
张南昕妈妈离开时,深深的呼了口气,笑着说:“孩子们的问题真多,我快承受不住了!”我说道:“我们的孩子求知欲很强,你辛苦了。”她连忙说:“这是应该的,今天我也很高兴。”
反思:由妈妈来当,在我们这个
班中还是头一遭,效果却比我预想的还要好。活动整个过程我充当的是记录员和听众,几乎用不着我,能较好的与妈妈交流,解答自己心中的疑问。让我进一步看到中隐藏的丰富的资源。同时让家长来当妈妈,也进一步体会到的辛苦、繁忙,相信今后他们会更好的支持我们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