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09 > > 详细内容

走进幼儿心世界,体验活动新惊喜(课改体会)_课改与自主学习

 

 

新的课程改革就像一缕春风,吹绿了老师们的心田,们纷纷走进课程改革的行列中,重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然而在改革的浪潮中我们也会碰到迷惘和困惑。“面对开放的课程如何选择?” 、“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 、“怎样合理安排半日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应该要解放思想,从旧的传统教学中解放出来,走进新的课程改革。这样我们才能适应新的形势的需要,才能无愧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回顾自己二十年的教涯。既让我感到欣慰,也让我感到困惑、迷茫。欣慰的是自己在祖国事业这块饱含深情的土地上辛勤地耕耘着,逐渐摸索了一些教学方法;困惑的是过去的教学经验已经不适应今天的教学要求了。作为一个中年,应该敢于从旧的传统经验中解放出来,重新考虑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一、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作为一个新课程实施的具体操作者,面对新课程赋予我们的更广泛更富有弹性的选择空间,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选择权到底怎么用呢?如何把握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实施与合理安排呢?

1、选择活动内容根据的兴趣和需要

幼儿的发展是们工作的中心,将视野转向幼儿,将幼儿的发展需求作为研究、选择教材的依据,从而更全面地实现课程内容、形式的整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例如:玩水的系列活动,在确立该主题之前,我和搭班的朱老师发现班级中大部分的幼儿都特别爱玩水,盥洗活动时,许多幼儿都会长时间滞留在水池前,玩玩弄弄不舍离去。通过观察了解,我们发现幼儿对水的性质、作用根本不了解。在反复考虑、商量、选择的基础上,我和朱结合天气的情况,预设了水的系列主题活动。同时,我们又鼓励幼儿自己寻找材料,玩一玩、试一试、看一看、想一想,变原先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帮助积累感性的直接经验。

2、选择活动内容根据的实际水平

在“树

”的系列主题活动中,我发现,到秋天我班的幼儿对落下的树叶发生了兴趣,尤其幼儿对树叶形状的关注引起了我的注意。于是我就预设了树叶贴画的活动,引导在收集树叶的基础上说说各种不同形状的树叶象什么,和他们一起去贴一贴,拼一拼,画一画,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完成一件件风格各异的树叶贴画作品,尽情体现对树叶形状、颜色的想象与创新。

二、尊重、推动"生成"

在实施新课程以前,我总以为生成活动太难把握了,简直有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因此就只能尽量避免涉及这块生地。而现在在研读新课程理念,尝试新课程的过程中,让我深切地体验到幼儿的生成活动,它无时不有,无所不在。这是因为,我开始深入地去研读每一个幼儿,关注每一个幼儿发展的每一个寻常时刻,分析他们这些行为产生的本质特征和内在因素。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尊重幼儿的意愿和需要,尊重幼儿个性的发展,才能真正地支持、提升生成活动这种富有生命力的活动,使真正成为活动的主动建构者。

在主题活动《伞的世界》中有个活动叫“伞的儿歌大会串”,主要让幼儿创作儿歌,填入熟悉的曲调。由于幼儿对填词,改词接触太少,所以既要创作歌曲又要填词,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于是,我将这个活动分成两个部分,先让创作伞的儿歌,再根据自己喜欢的歌曲填词。降低了活动

的难度,提高参与创作的兴趣。
  在主题活动《伞的世界》中有一个活动叫“美丽的伞”。活动前,我原本是想让幼儿发挥想象力,装饰伞。结果有几个幼儿设计“发明”了伞,并对旁边的小朋友讲述自己的发明。班上多数幼儿非常感兴趣,纷纷效仿。于是我决定把这个活动临时改成让幼儿设计“异想天开的伞”,回家将自己的设想用标记记录下来。在这个过程当中,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异想天开的伞”长的怎样?还可以如何改造它?我就引导幼儿把想象的画画下来,并配以标记,制订成一本书“异想天开的伞”,让幼儿随时翻阅,从中了解他人的想法,学习他人的经验,提高自己的能力。经常让根据“书”的内容进行评价,比较,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

幼儿自发生成的活动与教师的预设活动是不可分割的,两者是相互交融,有效渗透的。幼儿生成的主题经过教师的支持、提升,可以以教师预设的活动形式进行展开,而在精心预设的活动中,受到材料、形式等因素的影响,又会时时拓展生成出属于他们的新的主题、新活动。

三、创设情境、贴近生活
1、师幼共创情境、自然成长
    整合课程中,每个课

程单元都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大的活动情境。我们应紧紧围绕每个大的活动情境,创设好每个小的活动情境。让幼儿在相互联系的情境中积累经验。以主题活动“给你一封信”为例,围绕“信”的主题,我们给幼儿提供了相互联系的具体活动情境:在学习信的制作过程中,我们收集了各种信封、邮票,学习了怎样写信,并用自己设计的信封、邮票装饰教室;在学习信的旅行过程中,我们参观了邮局、了解了信的功能,知道了信的传递方式,制作了邮箱……在这样动手做、动嘴说、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想的过程中获得了各种新鲜经验。
2、家园共创情境、增添活力
   是园通向社会的渠道,在整合课程的实施中,的配合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还以主题活动“给你一封信”为例,幼儿尝试写信,跟着寄信,充满了新奇和乐趣。“当幼儿第一次收到信时会是怎样的情景呢?”我猜想着。于是,我通过家长工作,发动们给自己的孩子写信并寄到幼儿园。那几天,幼儿陆续收到寄给自己的信:有的欢呼,有的惊奇,有的打开信封研究那图文并茂的信纸上到底写了些什么,有的在观察信封、不知道这信是从哪儿来的……后来我们又开展了读信活动 ,相互交流信的内容,增强了幼儿的口语表达和阅读能力。这第一次收到信的体验对于来说是多么的深刻。整合课程中的一些活动不仅需要家长紧密配合,还应根据需要多让参与,这样就更接近社会,贴近生活,更能帮助孩子们积累经验。
   在研读新课程理念、研读孩子的历程中,我时时为孩子的创造而感到惊讶和感动。在和孩子们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我也体验到教学是如此美好。我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幸运儿,我期盼着新的收获,我愿与新课程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