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之涂鸦,教有方_小班幼儿教育专题
“学会像一个六岁的孩子一样作画,用了我一生的时间。”这是二十世纪最伟大、最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毕加索曾经说过的一句话。难以相信孩子的信手涂鸦却是大师的向住,然而这种令大师羡慕不已的艺术热情和本能几乎在每个儿童身上都有丰富的蕴藏,与其说让我教孩子们画画,不如说我是大海里的一个导航灯塔,当孩子们在艺术的海洋里畅游的时候,我这盏小小的灯指引了孩子们正确的方向。
学习绘画,就要从练习开始,如练习线条、画简单的几何图形等等,然而这些练习是很枯燥的,加上小班幼儿本身兴趣容易转移,所以为了保持对绘画兴趣,下面就谈谈我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做法:
一、 未成曲调先有情
孩子们都喜欢听故事,他们常常会被故事中的生动的情节吸引的无法自拔,因此我以情景教学的方式展开教学。根据具体的活动内容和幼儿年龄特点,设计新颖的导入环节,以一个主题为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把幼儿逐渐引入到一个情景中,幼儿以角色身份完成教学,使课堂教学游戏化。这样可以把一些枯燥的基本功练习变得饶有趣味。如《造羊圈》在画有几只小绵羊的纸上添画上篱笆,先带小朋友进入情景,“小羊肚子饿了我们带它去草地上吃草吧,”这时鼓励小朋友画上细细短短的小草,“小羊吃饱,该回家了,可是小羊没有家怎么办呢?”这时让小朋友开动脑筋想办法,再引用小朋友的回答组织下去,请小朋友帮小羊造一个羊圈“晚上大灰狼会来吃小羊,要造一个怎样的羊圈呢”。这时让小朋友各抒己见,再把小朋友的回答提炼,把你要提的要求溶入这个情景中。孩子们都对弱小动物产生同情心,这时不用你多费口舌,他们都会很努力的画画,在指导过程中也用同样法子引导他们,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也会提醒自己的同伴“你造的篱笆太短,大灰狼会跳进来,吃掉小羊的!”“,你看他的篱笆造的不密,大灰狼会钻进来的”。通过这样的教学孩子们既不会感到练习的枯燥、乏味,也不会马马虎虎的对待画画。我还设计了许多活动如《小蜘蛛学本领》、《救火》《可爱的小乌龟》《螃蟹一家》《会跳舞的蜡笔》《美丽的蝴蝶》有的是利用爱听故事的特点,采用故事形式导入;有的是利用儿歌生动形象顺口好记的特点,用儿歌导入;有的是用歌曲形式导入。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做到寓教于乐。
二、 投其所好移兴趣
小班幼儿受年龄之限制,小肌肉发展还不完善,同时对一项单一的活动兴趣不能持久。所以我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绘画活动,让对绘画活动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比如:“手掌印画”、“拓印图形”、“纸团压印”,以及“涂色”等
活动。我把这些称之为玩色活动。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运用多种感官去接受色彩的刺激,对色彩产生一种情绪表达的需要和欲望。
对于小班的孩子,选材犹为重要,在玩色的基础上我选择了一些具体形象性较强的内容,以圆形为基础形状展开绘画活动,从与玩色结合的“儿童乐园来回玩”到“走亲戚”,从“照镜子画自己”到“胖胖猪”,孩子们在圆的基础上层层展开练习,其中的汽球、好朋友、小鸡、小猪、小刺猬、小老鼠……都是孩子们喜欢的形象,加上形象的儿歌和语言,孩子喜欢画、乐于画、也有东西可画。
画龙点睛意在心
(一)在活动的准备和开始阶段,要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去捕捉和表达周围世界充满情趣的“点”, 用富于童趣的语言易让孩子产生轻松、愉悦的游戏心理,与孩子产生共鸣,传递惊喜与激情,进而自然地激发活动的欲望。
(二)自信心是一切成功的开始,用欣赏鼓励的语言增强对活动的自信心,欣赏、鼓励的语言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要细心发现每一位孩子的点滴进步,关心孩子画画的细节,表扬要切到实处,说到点上,如“这个眼睛画得很可爱!”、“你涂颜色真仔细!”让孩子知道自己好在哪里!应该怎么画才算好!
在运用欣赏鼓励的指导语时,要注意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和时机,把握分寸与“火候”,而不是无原则地滥用表扬语,否则只能滋长孩子或骄傲、自满,或漠然、无所谓的心理。
(三)指导性语言的运用也很重要,适时、精练、恰当的指导语在用画过程中能起到很好的点拨和提高作用,但若把握不好则将会适得其反。教师应在一开始的活动中准确预见大多数幼儿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幼儿开始活动前以简明扼要的语言提醒幼儿;幼儿操作过程中,切忌在一旁指指点点,貌似指导,实是干扰,应该为孩子创造更多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掌握“动口”的最佳时机;当发现
已无法继续作画,表现出迷茫、或开始“画蛇添足”时,则是做个别指导的恰当时机。
兴趣是天才的萌芽,幼儿好比一张白纸,有绝对的可塑性,他们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气质的形成都与后天的教育宏观环境分不开的。对进行绘画的启蒙,只有从培养的绘画兴趣入手,才能使绘画成为让孩子一生成长都受益的艺术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