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09 > > 详细内容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_小班幼儿教育专题

浅谈如何培养小班的口语表达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句话以被广大的幼教工作者熟悉并认可。确实,语言不仅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他还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语言,思维无法进行,而思维活动的成果,也必须用语言表达出来。可见,语言在人的一生中确实担当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才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才能更好地接受外界以及所传授的一切经验和知识,才能更好地和同伴进行交流和沟通。但是,由于幼儿生活经验的局限,抽象思维能力不强,所以他们对词义理解还不够深刻。要使能较快掌握语言这个交际工具,就必须有、有系统、地进行引导。我们班的孩子大部分为本地人,在日常的交往中主要以广东话为主。另外有一小部分是外来儿童,他们都是因为父母工作的关系来到小榄,平时在家里主要以普通话和家乡方言为主要的交际语言。具体的情况如下:

表一:入学前语言情况:

语言情况

人数

操本地方言,不会说普通话

25人

操本地方言,会说普通话

3人

操外地方言,不会说普通话

2人

操外地方言,会说普通话

6人

 

表二:口语表达能力调查表:

项目

口齿清楚

一般

口齿不清

人数

5人

21人

10人

 

可见,我班的语言环境比较复杂,因此,提高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尤其是对其普通话听说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

二,研究过程: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小六班全体,共36人。

研究时间:一年

具体措施如下:

(一)、创设宽松的谈话氛围

刚刚入园的幼儿,由于环境的变化,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感到陌生。此时孩子的情绪不稳定,缺乏安全感,使孩子变得“沉默寡言”。刘子腾小朋友的父母刚刚从韶关来到小榄工作,在家中以说韶关话和普通话为主。导致孩子听不懂本地孩子的交谈。加上对幼儿园的环境并不熟悉,因此刚进园的时候整天不说话,只是一个人坐在活动室的一角。不和同伴游戏,上课的时候就是请他回答问题也不敢说话。针对这种情况,在每次

活动的时候,我都把子腾和性格较活泼、讲普通话流利的孩子编成一组,让这些孩子感染他,并有意让他和这些孩子成为好朋友。在自由活动的时候,老师也特意多亲近子腾,多抱抱他,亲亲他的小脸蛋,多和他谈话。经过一段时间,子腾的性格变开朗了,开始和小朋友做游戏,上课的时候也能跟着一起唱歌,讲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我才发现,以前“沉默寡言”的子腾原来能够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而且能够在集体面前很有感情地讲故事呢。

(二),帮助积累生活经验,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要使幼儿能够流利地自如地运用各种词汇和别人进行交谈,就必须先让幼儿积累一定的词汇。针对幼儿生活经验少,词汇量不足的情况,我在日常的活动中,特别注意多组织各种有趣的谈话活动让幼儿进行口语的训练,以便既提高幼儿的词汇量和口语表达能力又能够借以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话的胆量。因此,我经常利用早操后、餐前、午睡后等过度环节,让幼儿通过各种有趣的语言游戏进行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例如:让幼儿模仿港台明星进行歌唱比赛。在唱歌前,幼儿必须在集体面前用响亮的声音介绍自己的名字,年龄。然后介绍自己要演唱的歌曲后才能够进行唱歌表演。另外,还通过餐前演讲环节,请孩子轮流在集体面前说说自己的爱好,最近遇到的事情,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或给同伴讲故事等。另外还通过“我想对你说”的游戏,鼓励在最好的朋友面前说一句赞扬的话。通过这些活动,孩子的说话欲望被激发了。他们喜欢在同伴面前讲故事和说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有趣的事情。不仅提高了词汇量,讲话也变得连贯了,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

(三),通过各种语言活动培养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看图讲述的能力。

语言活动是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我特别重视组织好每一次的语言活动。我园的教学环境较好,每班都配备了多媒体平台。因此,我针对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尽量把故事和儿歌都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在进行活动的时候,孩子看到生动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了。同时,为了训练幼儿看图概括的能力,在活动的时候,我都采用先不进行故事或儿歌的朗诵。而是让孩子先看图画,自由说说图上的内容。让孩子猜猜图中的人物都做什么,说了什么?然后才进行讲述故事或朗诵儿歌。让孩子比较自己所说的故事和的有什么不同。通过这样的形式,孩子看图的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强了。能够较连贯地进行简短的讲述。另外,我还经常鼓励幼儿对文学作品进行创编和改编,以提高孩子对语言的创编能力和驾御能力。例如在儿歌《绿色的世界》中,我通过让孩子透过绿色的眼镜看周围的事物以理解儿歌内容后,在活动区内投放了大量不同颜色的玻璃纸,让幼儿进行创编活动。在儿歌《大犀牛,小蜻蜓》的活动中,我又在网上下载了很多动物图片,让孩子说说各种动物的特点,请仿照儿歌的格式进行仿编活动。

(四),多鼓励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和娃娃家的游戏,培养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班的孩子模仿能力强,他们喜欢模仿成人的活动。因此,在活动室里布置了娃娃家,让在娃娃家中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孩子刚开始的时候只是在娃娃家中扮演妈妈爸爸等角色。慢慢地,由于生活经验的增多,孩子们自发地把角色游戏从娃娃家延伸到活动室的各个角落。把生活区的穿苹果玩具当作了医院的点滴器为发烧的娃娃进行治疗;把图书角当成了学校玩起了“”的游戏;利用结构区的各种积塑开起了玩具商店。孩子在角色游戏中,语言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飞速的提高。

三,结果和分析:

(一),结果:

在表一中可以看到,孩子刚入园的时候,由于个体差别和生活语言环境的不同,导致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水平较悬殊。但通过各种措施对孩子进行了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后,班上的孩子已经全部听懂普通话并能用普通话进行流畅的交流了。以下是进行对 


幼儿的口语能力培养后的调查情况:

 

表三:运用普通话情况调查表:

项目

能流利地运用普通话交谈

会说普通话,交往能力一般

不会说普通话

人数

14

22

0人

 

 

表四:口语表达能力调查表:

项目

口齿清楚

一般

口齿不清

人数

20人

12人

4人

 

从以上四个表格的对照可以得知,幼儿在口语表达能力以及是普通话听说能力前与后的差别较大。经过一年的训练,班上的已经全部学会说普通话,大多数孩子已经能运用普通话流畅地进行交谈了。

(二),思考:

1、经过一年的培养,我发现班上幼儿口语表达、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均有明显提高,但还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如有几个孩子还存在这口齿不清的现象。这说明这方面能力培养与学习、生活一样,需加强个别指导。

2、在活动的设计中还需要让每个都有充分的训练口语的机会。

  3、在实验过程中,我发现的语言对幼儿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培养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应注重

自身语言素质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