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07 > > 详细内容

北京发展公众责任保险迫在眉睫_保险资讯

    近日,华安财产保险公司携其全国首推的新型餐饮业综合保险产品"食客安心保险"进人北京市场,由于这是一种功能丰富的公共责任保险产品。面市以后很快便得到了"全聚德"、"东来顺"等京城老字号餐饮企业的青睐。从市场积极反应态度可以看出,目前北京市场非常需求公众责任保险产品。据专业人士介绍,公众责任保险,是指承保被保险人在其经营的地域范围内从事生产、经营或其它活动时,因发生意外事故而造成他人(第三者)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

    公共责任保险作用大

    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公众责任保险在构建"公众安全保险网"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我国,由于大型公众场所的公众责任保险低投保率,使得原本应在处理事故救助、善后处理、经济补偿等方面中大显身手的保险公司却显得非常尴尬和无奈。让人心有余悸的今年京郊密云灯会游人践踏事故,由于公共场所没有投保,大多数死伤者都无法领到保险赔偿金。虽然我们欣慰地看到,政府在这些事故中及时"挺身而出",承担了大量善后费用,无疑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随着北京社会经濟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体育场馆、大型商场、餐馆、会展中心等公共场所内的人口及财产密集程度日益增加,安全隐患问题已经越来越成为高悬在首都公众安全体系无形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低投保率原因多

    公众责任保险在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过程中作用重大,这一点毋庸质疑,但为什么在北京地区的大型公众场所出现公众责任保险低投保率的现状?

    首都经贸大学金融系著名保险专家庹国柱教授认为,北京地区大型公众场所的业主、经营管理者、公共活动组织者大多数思想认识存在问题。总是有"出事由政府来兜底"的错误意识,疏于防范;另一方面,对于公众责任保险的不了解,不能很好地运用保险管理风险和转嫁风险的保障机制和手段,也漠视了我国《民法》当中关于大型场所经营者、大型活动组织者对于观众、顾客、听众等所出现的事故负有民事赔偿责任义务的有关规定。并且我国广大消费者和民众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还不强,发生民事损害纠纷时,一些受害者会放弃索赔而"自认倒霉",从而丧失了应有的补偿权益。"责任保险的作用还没有被社会普遍认识,也助长了公共场所业主、经营者的漠然,同时把企业的经营风险全部转移给政府,这是不合理的。"庹国柱强调说。

    为此,我们也专门采访了北京保监局财险处负责人,他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政府也有一些责任。因为国家对于公众场所投保责任险的有关法律还存在不明确的地方,投保不明确,法律依据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险行业充分利用保险机制转化风险功能的发挥。

    多方合力共推公众责任保险

    目前北京市重大事故的善后处置还是以政府为主导,运用市场手段介入的作用很小,在今年北京保监局的调研工作中发现,北京市的人口密度大,大型活动多,大型公众场所出现事故时政府压力很大。

    在谈及公众场所责任保险的今后发展思路时。庹国柱教授认为,要改变责任保险缺位成为公共安全体系软肋的局面,除了要未雨绸缪、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之外,要引入风险分摊机制,由政府管理部门、经营者、组织者、业主和保险公司共同编织"公众安全保险网"更为重要。首先发展责任保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其次是保险公司在承担了公众责任之后,要注意加强对投保企业风险管理工作的指导,利用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一旦发生风险,可以直接参与事故的救助和善后处理工作,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在企业无力赔付时,及时履行赔偿责任,有效维护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再次是要针对一些高危行业和人群,可以适当采取地方性立法,强制投保责任保险,培育全社会的责任保险意识。

    据北京保监局财险处负责人介绍,北京保监局立足北京地区的特点,今年将大力推进公众责任保险发展。"北京保监局今年将与北京文化局、消防局、安检局等相关部门加强联系,立足当地特点,积极推动地方政府立法,以立法有力推动公众责任保险的发展。"这位负责人说。具体来讲,积极利用目前北京地区公众场所经营者与管理者对于投保公众责任保险重要性认识逐步提高的有利趋势,利用现有法律,充分挖掘现有法律条律的潜力,尽量做到有章可循;另一方面就是鼓励公司进行试点,尝试研究;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市民对于公众场所责任保险的认识和维权意识。

    "为减少公众场所安全风险而投保公众责任险,其目的不是简单的保险公司赔付。而是为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一份实实在在的保障。"庹国柱教授强调指出。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