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谈财务管理教学中的“ABC”_财务论文
财务管理是财经专业中一门较难的专业课,其特点突出在“一强,两多”,即政策性强、公式多、财务指标多。特别是我国的财务管理大部分是从西方引进的,出现了较多英文字母取代繁杂的财务名称。加上教材版本不同,同一内涵出现了不同的字母,使得记忆混淆。为了使与国际化接轨,推广双语教学,增强教学的动感和趣味性,使财务概念简明易记。笔者将近年来,教学中积累的财务大众称呼,经过梳理,提供给读者,以便与大家资源共享。
a (annuity)年金(a)是指一定期限内每期相等金额的收付款项。如折旧、租金、利息、保险金、养老金等。它有四种基本形式:普通年金(ordinary annuity )、预付年金(annuity due)、递延年金(perpetual annuity)、永续年金(deferred annuity)。
b(bond)债券(b)是社会经济主体为筹集负债资金而向投资人出具的承诺,并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如国债等。
c (costs)成本(c)是企业为生产一定产品而发生的生产经营费用。根据成本总额与产量和销售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形成的成本习性将产品成本分为固定成本fc(fixed cost)、变动成本vc(variable cost)、半变动成本sc(semi variable cost)
d (dividends)股利(d)亦称股息,它是股东凭股票定期从公司领取的盈利,主要有现金股利cd(cash dividends)、股票股利sd(stock dividends)、财产股利pd(property dividends)三种形式。
e(earnings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s)息税前盈余(ebit)是指支付利息和缴纳所得税前的利润,又称营业利润,其计算公式为:ebit=s-vc-fc或者(earnings per share)每股盈余(eps)是指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
f (future value)终值(f)是指资金未来的价值。计算公式:f=p(1+i)n. g (goal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财务管理的目标又称理财目标,是指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它决定企业财务管理基本方向。主要有以下目标:利润最大化(profit maximization)、每股盈余最大化(earnings per share maximization)、股东财富最大化(stockholder maximization)、企业价值最大化(company maximization)。
h(historic cost method)成本法就是根据企业的成本数据,按照成本习性的原理,运用方法来预测成本变动的趋势。是统计学中常用的趋势分析法在财务管理上的具体运用。除此之外,还有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
i (interest)利息(i)是指资金在周转使用过程中,由于时间因素而形成的绝对差额价值。计息方式有两种:单利计息(simple interest)和复利计息(compound interest)。
或者(invesentment)投资(i)是指投放财力于一定对象,以期望未来获得收益的经济行为。某项目原始投资额为i0. j (joint venture)合资企业(企业联营)指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由两个以上具有法人地位企业,在同一个生产过程或相关的生产过程中组成的经济联合体。
k(cost of capital)资金成本(通常用k表示)是企业为筹集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包括筹集费用和使用费用。
l(leverage)在公司理财中,杠杆(l)是指一个公司运用固定成本性质的资产或资金来扩张利润的能力。当杠杆作用程度愈大时,公司利润愈不稳定,风险越大。杠杆分二种: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相应的风险有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我们通过计算杠杆系数来衡量企业二种风险的强弱。在财务管理教学中,要分别计算财务杠杆系数dfl(degree of financial leverage),经营杠杆系数dol(degree of operating leverage),复合杠杆系数dtl(degree of total leverage)。
m(merger)兼并又称合并,指两家公司以上的公司组合成一家公司,原公司的权力与义务由存续(或)新设的公司承担。与之相对应的是收购(acquisition),又称收买,指并购公司购买目标公司的资产、营业部门或股票。二者合起简称并购(m&a)。
n (net present value)净现值(npv)是指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的净现金流量(ncf),按资本成本(k)或企业要求达到的报酬率折算为现值,减去初始投资后的余额(i0)。
o(owners equity)所有者权益(o)是企业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投资者对企业的投入资本、企业存续过程中形成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另外还有资产a(assets)、负债d(debt)。
p(present value)现值(p)就是以后年份收到或付出资金的现在价值。计算公式:p=f(1+i)-n. pi现值指数亦称获利能力指数,是指项目未来投资收益现值与初始投资额的现值的比值。现值指数法决策规则:根据pi>1,判断该投资项目可行;pi〈1,该投资项目不可行;pi=1,投资不获利。
q(economic order quantity)经济批量(eoq)是指能够使一定时期存货的总成本达到最低点的进货数量。计算公式:
r(internal rate of return)内部报酬率(irr,简称r)又称内含报酬率,是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的贴现率。实际上反映了投资项目的真实报酬率。
s (stocks)股票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自由资金而发行的有价证券,是持股人拥有公司股份的入股凭证,它代表持股人在公司中拥有的所有权。按股东权利和义务分为普通股(common stock)和优先股(preferred stock)。
t(taxes)企业所得税(t)是对除外商投资企业以外的所有在我国境内注册、登记的,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或组织运用的税种。其所得额为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余额,其税率统一以33%计征,对应纳所得款在60万元以下的,还规定了相应的优惠税率。
u(units of production)产量折旧法是将折旧总额按固定资产使用期完成的总产量或总工作量计算分摊到各期成本和费用的一种方法,是折旧计算的最基本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
v(value)股票的价值(v)指预期的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为了与股票的市价区分,有时也称股票的内在价值,它是股票的真实价值,也叫理论价值。
w(weighted average)加权平均是一种统计计算方法,在财务管理中经常运用。如加权平均资金成本wacc(weighted average cost of capital)。
x(uncertain不确定,通常用x表示,是未知数)在财务管理中,如果企业的一项行动有多种可能的结果,其将来的财务后果是不肯定的,就叫有风险,即事件自身的不确定性。
y(yield)收益(y)是指企业在会计期间增加的除所有者投资以外的经济利益,包括收入和利得。
z“z计分模型”最初由美国爱德华。阿尔曼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的。它是运用多种财务指标加权汇总产生的总判别分(称为z值)来预测财务危机。其判别函数为:z=0.012x1+0.014x2+0.033x3+0.006x4+0.999x5.一般地z值越低企业越有可能发生破产。阿尔曼提出判断企业破产的临界值:若z>2.765,则企业财务状况好,发生破产可能性小;若1.81z2.675,则企业存于阿尔曼的“灰色地带”,财务状况不稳定;若z1.81,则企业财务状况不良,存在较大的破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