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07 > > 详细内容

基于Web的网络课程的实现方法_信息技术论文

谢嵘  

(华中师范大学计算机系,邮编:430079)

摘要  本文分析比较了当前较为常见的几种网络课程的表现手法,介绍了在实际开发中表现网络课程的工作流程和实现方式,并提出了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web 网络课程 工作流程 实现方法

 

1. 网络课程现有的授课模式

我国的远程教育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电视录像、收音机广播为主要实现手段。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技术和因特网的广泛应用,基于web的远程教育已成为教育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我国也推出了基于因特网的远程。

目前,国内各大高校远程的实现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种:

·录像式,即录制下教师授课的全过程, 以视频点播的形式提供给;

·电子图书式,即将教材制成文本,以电子图书的方式提供给;

·cai课件,即以authorware等工具制作成的cai的方式提供给;

·以网页的形式提供给。

由于受到因特网、带宽的影响,在因特网上传送体积较大的视频时极易出现视频不连续,声音和视频不同步的情况,因此,如果将视频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其教学效果肯定会受到一定影响。电子图书由于体积小,在传输上完全可以符合要求,但不足之处是它没有声音、图像的配合,在学习中会感到枯燥无味。用authorware等工具制成的不仅美观而且交互性较好,还可以配合声音、图像、视频等,是制作单机上运行的学习软件的首选,不足之处也是体积太大,不利于网上传输。比较而言,将学习的课程制成网页的形式,既可配合文字、声音、图片、动画、视频,又美观实用,最重要的是它体积小,非常适于网上浏览学习。

2.几种相关技术

开发网上的几个关键技术是:web数据库访问技术、动态页面制作技术、多媒体传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众所周知,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和html(超文本标记语言)两大技术为网页的传送与设计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但仅用html语言只能开发出静态、不能进行交互的网页。为了制作出具有交互式、动态、高效的网页必须依靠数据库技术的支持。目前访问远程数据库的技术有多种,如cgi、asp、php。

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是最早能访问web数据库的技术,其技术规范一度成了通用的标准,但最大的缺点是:当站点访问人数激增时,速度慢与效率低。为了克服cgi的不足,微软和网景分别推出了改进的cgi——isapi和nsapi技术,统称为web服务器(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api技术在速度上提升很大,一度曾被多数大型网站采用,但不足的是:程序编写复杂、数据库功能弱,且只能用于特定的web服务器。新一代的asp(active server pages)技术是微软将高效能的isapi与简洁的javascript和vbscript相结合的产物,其特点是运行速度快、数据库操作功能强大等,不足是只能运行于个别平台。php(personal homepage)作为一种跨平台(可在unix、linux或windows上运行)的网页制作技术,其最大特色是对数据库层操作的功能强大、且操作简单。

网上课件的开发离不开课件资源数据库,因此web服务器与课件资源数据库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是开发网上课件的关键技术。目前基于web的课件开发广泛使用了b/s模式,如图1所示,图中给出了用以上几种技术访问web数据库的逻辑连接方式。该模式是一种基于web访问的计算模型,也叫browser/server(浏览/服务器)模式,简称b/s模式。该模式由客户端(web浏览器)、web浏览器、课件数据库服务器三层分布结构组成,结构的核心部分是web服务器,它可通过cgi、api、asp、php等几种技术方案与课件资源数据库服务器传递,课件资源数据库服务器存放所有的媒体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