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07 > > 详细内容

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心得_教学反思


作者:蔡文华    来源:张家港市第三中学  
    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政协委员时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八个为荣,八个为耻”。其中提到“以愚昧无知为耻”。
    记得费孝通先生曾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感慨乡下人的“愚”:农村人到城里不知道如何躲闪汽车,于是便有司机朝农民吐唾沫,骂他们“笨蛋”。费先生不平,说这不能说明乡下人“愚”。乡下人不知如何给汽车让道,就像城里人跑到乡下看到苞谷赞叹“麦子长得这么高啊”一样,一切不过是个知识问题,而不是智力问题,因此并不关乎一个人的人格。
    愚昧自无知始,至有知终。一个人要免于愚昧无知,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从内因说,他需要有独立精神和思考能力;从外因说,他需要获得充足可靠的,以供其选择参考。只有如此“内外双修”,他才有可能“免于愚昧无知”。
    晏阳初,著名的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家。上世纪20年代,当他从美国回到中国,发现中国文盲主要是在农村,而农村不发展,中国将无法实现现代化。于是晏阳初来到了河北定县,身体力行,从识字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掀起遍及全世界的乡村建设运动。
    在晏阳初看来,世界上最基本的要素不是黄金和钢铁,“在谈及一个更好的世界时,我们的确切含义是需要素质更好的人民”。
    换句话说,“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是一切自由与良治的基础。从这个角度上说,所谓“以愚昧无知为耻”,同样可以理解为让人民拥有“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而该自由是公民社会每位公民应该拥有的基本自由。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是一切契约的基础。
    所谓接受,归根到底就是获得更多真实有用的信息。纵观人类,不难发现,大多数灾难与不公正就是由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我们因此相信,让人民拥有“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就是要建立一个开放的社会,一个上下左右信息通畅的社会,就是要建立一个无论政府,还是民众都心明眼亮、视野辽阔的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倚靠不对称以实现“你赢我即输”的“零和游戏”将不再受到推崇,而“己知彼知、折中共赢”势必成就一个开放社会的精神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