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无为 品书香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07 > > 详细内容

在语言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_幼儿语言阅读与识字

在语言教学中培养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创造性思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召唤下,在素质教育改革中,正在探索和建构的一种教育理论和模式。开展素质,培养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已是当前幼教事业的主流,只有抓住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这一重点,才能把我国的幼教事业带入一个新天地。所说的创造性思维是:人类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从某些事实中进一步找出新关系、寻求新答案,这样的思维活动属于人类思维的高级阶段,一般称为创造性思维。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是指: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活跃的灵感、新颖的表达以及求异性和潜在性的特点,它与一般思维的区别在于它有新颖性、独创性及突破性。就如何在语言教学中培养的创造性思维,我们首先要清楚两个关系。
    1、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人们为什么能通过交谈、通信等语言活动来交流思想呢?就是语言和思维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语言活动离不开思维,语言不是空洞的声音流或字形集合,而是有确定意义的心理现象。语言的意义不是别的,正是思维的内容或结果。思维的水平,往往影响着语言的水平。语言又是思维的工具,思维之所以是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念存在于词当中,抽象逻辑思维的进行或最后的结果都必须以词作为它的工具,它的承担者。所以有人把语言称为思维的最合适的“物质外壳”。
    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的,儿童掌握语言发展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思维的发展,能促进语言构思能力、逻辑性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而在向幼儿进行语言教学时,指导幼儿从各个角度去认识事物,去描述事物,鼓励他们去构想不同的答案,语言内容也就新颖、奇特,表达生动,促使幼儿的思维活动呈现多向性、独特性、变通性,提高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语言现状与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系。
    自身潜在着创造力,三至六岁的

幼儿对任何事物充满着好奇、探索的特点,他们的思维不受习惯的约束,是十分灵活的。因此我们要抓紧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不要让他们错过了这个重要时期。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的传统教学中,有不少好的经验,其中也不乏创造性教育,但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实际上注入式多,定向思维多。在故事教学中,常见的是老师讲,幼儿听,然后提几个问题,在指点的范围内学习词句、记忆情节。在诗歌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是让小朋友一次又一次地读,直到能背诵为止。有些本来是属于创造性讲述范畴的课型,如续编故事、生活经验讲述等,也被束缚在教师所规定的范围里,因而限制了幼儿的思维。产生这些现象,往往是由于忽略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忽略了的积极性、创造性的特点。而张学琴编写的中国高素质早期开发系列丛书——综合智力训练读本《说话 识字 阅读》,在语言教学中,把幼儿思维活动的定向性,转变为多向性、变通性,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让成为活动的主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语言教学中如何培养的创造性思维?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 选择能诱导创造性思维的语言教学内容。
    语言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取诀着幼儿的学习兴趣,有趣的内容能够激发幼儿的积极性,提高讲述欲望。
    (一)让幼儿根据一幅图片,一段生活经历或见到一组情景,发挥自由想象,讲述内容,这些内容应该是熟悉的,又不是单一、呆板的,才能让

幼儿去比较、选择各种可能、讲出与之不同的情节。例如:张学琴编写的看图讲述《勇敢斗劫匪》,我设计了许多个情节,让幼儿展开丰富想象,启发幼儿思维的求异性、独特性,讲出不同情节。而教学内容首先要创新。因此,在这个基础上我又自编了一组情节“单独在家陌生人敲门怎么办?”让幼儿想象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讲出不同的内容。的构思各自不同,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
    (二)利用各种机会不断刺激幼儿的思维。对幼儿游戏、活动、生活中发生的一些问题,让幼儿来讨论解决办法,例如:张学琴编写的教材《司马光破缸》、《手帕这样用》等活动中,设计提问“孩子掉进水缸怎么办?”“手帕可以用来做什么?”等,让幼儿自由想象,帮助幼儿学会多角度看问题。我还一些设计问题,如“上幼儿园时自己乘坐的车坏了怎么办?”“国庆节要来了我们怎样布置教室?”……帮助活跃创造思维。
    二、采取良好的方法和形式进行训练。
    爱迪生说:应当习惯地密切地注意他人引到成功所采用的新奇有趣的创意,只有在级解决本身的问题时,你才需要独树一帜的创意。所以,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首先要突破思维惯性训练。
    (一)扩散性思维训练。
    扩散性思维训练的目的是要人们反应敏捷,联想丰富,打破常规。例如,教认识毛衣的用途的时候,可以从流畅性考虑则有:御寒、保暖、美观生活,拆了可以织毛背心、毛裤、毛围巾、帽子、护膝等等;从灵活性考虑则有:当口袋、包东西、擦地板、做实心球、堵洞、送礼等等,从奇特性去考虑可以有:窒息人(凶器)、当肥料(燃烧后)、虫子饲料等等,应当指出的是,扩散思维可形态、材料、功能、方法、结构、组合、因果和关系八个方面的某一方面或某几个方面来扩散,不一定非要同时从八个方面去扩散。张学琴编学的《手帕这样用》也可以从上面八个方面来开展。
    (二)、求异思维训练。
    求异是为了达到与众不同。求异思维是从与众不同的新角度去认识问题,在观察和分析问题时,不受任何原有框框的限制,突破传统的思维惯性,形成一种独特的、独立的创造思路。例如:在完成教学

活动张编写的《小熊拔牙》的同时,可以提问幼儿:小熊不想拔掉牙齿,应该怎么办?启发去寻求多种办法。就象著名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考方法一样。
    三、培养创造性思维需要创造型。
    (一)知识结构的更新,要求博学多才的。
    实施创造性思维的教学,并不是不要课前准备,相反地,由于师生共同的脑力激荡,面临更多知识性的挑战,唯有不断地充实自己,获取新知识,才能更有效的安排教学,提高教学的层次。
    (二)、要具有开拓创新能力。
    在语言教学中,教师要抓信语言的本质,注意幼儿的年龄特征,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话,设计出美观,形象具有一定艺术价值的教具,设置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幼儿直接感知形象、描述形象、想象内容的扩展,教师的教学态度,由始至终要和蔼可亲,时常笑脸对幼儿,让幼儿上课如沐春风,勇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对于幼儿不同的意见,不能用自己的想法束缚或给予伤害自尊心的评批。
    21世纪是个知识经济时代,无时不有的白热化竞争,都落在了头脑的竞争上,而头脑的竞争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造性思维的竞争。人类辉煌的过去离不开创造性思维,人美好的未来更离不开创造性思维,而且未来在急切呼唤比以往任何都要多的创造型人才。因此,在语言教学中,培养的创造性思维就成为刻不容缓的改革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