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无为 品书香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07 > > 详细内容

专题计划:在社会学习中培养幼儿的自主、交往能力_幼儿社会性培

 问题的提出

    所谓的社会学习,就是要让儿童了解别人希望他做什么,不希望他做什么,他应该怎样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他应该遵守哪些社会规则;在各种情况下他应该表现什么样的行为,他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父母、和小伙伴,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他所做的事,他怎样与别人一起做事情,什么时候他应该帮助别人,什么时候他可以求助别人;他应该怎样评价别人和自己;他应该怎样和别人交往。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过“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理论思想,教育源于生活,社会即是学校。由此,我们不妨将人的学习分成两类:一类是智能方面的学习,另一类就是社会能力方面的学习。智能学习主要解决人与自然与世界打交道方面的问题;社会学习则主要解决与周围人打交道的问题,两者相互交叉、相互影响,很多时候同时发生,但却不一定同步发展。但是,在很多和部分幼教工作者的观念中,智力方面的学习是重要的、实在的、容易操作的,而社会方面的学习是次要的、虚空的、难以操作的。我认为这是一种不恰当的观念,是一种认识的误区。当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思想都特别强调幼儿的社会学习,认为在这一阶段与成人和伙伴的交往经验,将为他们未来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打好基础。很多心理学家认为,学前期的学习应以社会学习为主,人格与社会发展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而从幼儿的发展来看,四岁和五岁的幼儿在集体生活中行为的有意性增加了,有了一定的规则意识,但在生活中由于家庭的影响使幼儿在对于社会经验的认识处于比较模糊的阶段,想要进行探究有没有机会。另外从幼儿的发展来看,要让幼儿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为将来走上社会打好基础,学会人际间的交往,就要我们为幼儿提供走向社会、接触不同人的机会。所以,我想通过研究让幼儿参与社会学习,学会如何与人交往、培养的自主意识

二、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的目标:

假设通过社会学习能促进自信心及交往能力的发展,验证

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二)研究的内容

1、          环境的创设

(1)充分利用园小社会的环境

(2)利用社区资源,为提供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

2、          内容的选择

(1)在混龄、开放式的游戏

活动中自主交流、积累经验。

全园混龄角色游戏活动、班级各类自主游戏活动

(2)在亲自然、亲社会活动中积极探索、

踏青、护绿、春游等活动

(3)利用传统因素帮助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理念

参观陶馆、学习好八连、关心特殊人群

(4)在关注、参与热点话题的宣传中学会与人交往、建立自信

迎奥运、世博的了解、宣传活动

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现象:好人好事、生活陋习、不文明行

为等,对此加以讨论、纠正、宣传。

a)    关注社会热点话题

针对迎奥运、世博等活动,进行了解、宣传、参与等。

3、          活动指导方式

(1)角色体验法

    角色与人的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我们要为幼儿创造各种机会与相关环境,让通过人际与社会的互动,获得经验,学会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态度,学会与人交往。

(2)社会实践法

    在游戏中的获得的经验,在随后的自主活动中能主动的表现出来,从而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

(三)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行知实验幼儿园中(一)班全体

2、研究的方法:行为比较法和经验法

(四)研究的过程

1、          课题准备阶段(2004/1——2004/2)

收集相关资料,制定研究

进行可行性论证(数据测试)

2、     

;     具体实施阶段(2004/2——2005/1)

制定活动内容

在各类活动中操作、验证

阶段,做好活动分析、整理工作

修整实施,继续实施研究

3、          汇题阶段(2005/1——2005/2)

做好课题的,活动整理、分析工作

课题研究情况,写出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