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06 > > 详细内容

短文两篇_高三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故”“去”“汤”“遗”“若”“趋”等实词的词义及“引刀趋机”“嗟来之食”“盗泉之水”等典故

2、理解的所包含的思想意义

3、训练的复述能力

〖教学重点〗

目标1

〖教学难点〗

对文中涉及的有关知识、典故的理解

〖教学设想〗

一课时,在诵读的基础上,点拨关键词语,让复述,在此基础理解中所包含的思想意义,至于表达技巧等相机略提即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就是说要谦虚实在,不能强不知为知,不懂装懂。孔子又说过看一个人要“听其言、观其行”,也就是说,从这个人所作作言去判断一个人,是否言行一致,那么孔子是不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呢?刚好,《列子》中有一个告诉了我们。

二、学习《两小儿辩日》

(一)试读

将读不准的字划出来。

(二)教师范读,听读,并参照注解,初步理解文意。

(三)齐读

(四)点拨重点词语

问其故

桓候故使人问之

温故而知新

我以日出始时去人近

以思,无益

及其日中如探汤

人教版初中教材第一册(修订本)教学设计

汤熨之所及也

(五)复述

通过学生的复述了解对词语的掌握情况,及时作出校正。

(六)讨论

1、为什么这两个小儿会有相反的看法呢?

2、对两小儿的争论,孔子的态度怎样,可以看也孔子的什么品质?

3、这个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三、学习《乐羊子妻》

(一)试读

(二)教师正音后范读

(三)朗读

(四)点拨重点词语

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

不饮盗泉之水

不受嗟来之食

引刀趋机

日知其所无

中道而归

(五)复述

(六)讨论

1、这个写了乐羊子的妻子几件事,分别是什么事?

2、第一件事她用什么办法说服丈夫的?表现了乐羊子妻的什么品格?你同意乐羊子妻的做法吗?有没有“捐金于野”必要?

3、第二件事,她又是用什么方法说服丈夫的?表现了她什么品格?

4、我们从乐羊子妻的身上学到什么?

四、现场表演

《两小儿辨日》

五、作业

见练习册

 

〖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