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伤害孩子的身体和心灵_幼儿日常生活
孩子的听觉器官娇嫩,心理也还处在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因此,一些我们成人平常不起眼的微小刺激都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
噪声对宝宝的危害,现如今父母一般都意识到了。然而,自己家中还藏有各种各样的声毒,父母们却往往会忽略掉。专家表示,这些声音对孩子心理、情绪、行为等方面造成的内伤,比如引起注意力不集中,心理烦躁、恐惧等,往往比对听力的伤害更大。
一、哪些声音会伤害孩子
183;尖刺耳的声音
长期接触刺耳声音的孩子,会造成专注力降低,学习力、耐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落后。主动性也不强,而且易怒;在语言发展上也较缓慢,阅读能力低,记忆力减弱,对于难度较高的需要记忆的问题,要花较长时间才能解答。
183;响音量很高的声音
专家指出,声音超过70分贝,就会对的听觉系统造成伤害。40分贝以下的声音对孩子无不良影响,80分贝的声音会使孩子感到吵闹难受;如果声音经常达到并超过80分贝,孩子就会产生心理问题。
183;嘈杂声音过多、过乱
家中人员过多,亲戚朋友在家中聚餐、聚会,以及加电过多,都会造成声音嘈杂。嘈杂的声音会使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还能使人体中的维生素c、b1、b2、b6、氨基酸、谷氨酸、赖氨酸等营养物质的消耗量增加,这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包括脑的发育会造成恶劣影响。研究资料表明,在吵闹环境中生活的儿童,其智力要比在安静环境中低20%。
183;模糊声音混沌、不清晰
这种声音环境主要会对孩子的语言发展造成不良影响。3-7岁的孩子处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模仿欲求很大,家里人说话的声音,或者收音机、录音机里播放的说话声如不清楚、含糊,很容易影响孩子的语言模仿。
二、家中声毒伤害源
183;家中电器
1、电器冰箱、空调、电脑等家用电器,如果老化,会发出很大的声音;
2、音响、收录机等则可能播放的音量过大。而收音机的频道不正,录音机以及磁带的质量太差,会一直发出模糊的声音。
183;玩具
玩具一些经过挤压能吱吱叫的空气压缩玩具在10厘米内吱吱的声响可达78-108分贝,相当于一台手扶拖拉机在耳边响动,很容易让孩子受到惊吓。一些劣质玩具还会发出很怪的声音。
183;吵架
吵架的父母吵架声是另一种噪音。年幼的孩子不能参与这种特殊的交流,天长日久就会习惯并漠视这种声音环境,以后他对正常的交流也会产生漠然甚至疲倦的情绪。
183;耳机
耳机如果经常给孩子戴耳机特别是立体声耳机收听,不仅会使孩子的听力受影响,还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危害。孩子年龄越小,危害越严重。
三、关于听感知
听感知表现为听的过程中的注意力,听后的理解程度。
如果你感觉孩子一直在听你讲话,但你真要问他什么的时候,发现他不能进一步接你的话茬,不能就这个话题与你交流。这是一种听而不闻,或者说只听不闻。这就没有完成听感知。
家中恶性的声音环境对孩子心理造成的内伤,一个深层次的后果,就是听感知作为一个完成过程,其中的某些环节出了问题。
孩子内伤的表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83;对待声音方面
看电视、听收录机喜欢把声音调到很高,调到正常的音量就不适应。
自己说话声音很响,别人对他说话声音小了,他就不反应;对大的声响不惊异,没有特殊反应(正常的孩子一般会害怕,会马上看一下发声响的地方);对小的声响不敏感,毫无反应或没有完全反应,还有一种孩子听觉过敏的情况,就是他对任何声音都有反应,却不能根据是否与自己有关而采取相应行动。这也是从小环境中有过多嘈杂声音的一个表现。
183;情绪、行为方面
有的孩子注意力特别不易集中,记忆力差,丢三落四,经常忘记园说的话和留的作业;有的孩子特别胆小、内向,易紧张或者退缩、偏执、爱哭、不合群、吃饭挑食或暴饮暴食;有的又特别莽撞冲动、调皮、多动、任性、行为冲动、冒险、自控能力差,讲话结巴不流畅,词不达意,容易发脾气、烦躁、脾气很急。
183;语言方面
说话吐词不清,表达不清,思维不灵活,语言能力发展缓慢。
183;听感知方面
对别人的话似听非听,听而不闻。
四、如何把噪音的伤害降至最低
183;父母多带孩子走入大自然,让孩子多听听自然的声音;
183;音响不要长期放过大或过小的音量,有的家庭,音量应控制在60分贝以下为好,也不要一次放太长的时间,以每次控制在2小时为宜;
183;选择放收音机应尽量避免那些嘈杂的频道;选择音带的时候要注意选吐字清晰,声音圆润的正版发音。
183;要选购品质优良、噪音低的家电用品,例如吸尘器、吹风筒等;
183;购买电动玩具,一定要先当场测试一下,避免选购发刺耳声音的玩具。即使是发声正常的玩具,孩子玩耍时也要提醒他不要将玩具贴着耳朵。
183;家庭和睦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不言而喻,吵架声也是一种声毒,所以即使有不和,也一定要避开孩子。
检查快快检查自己家中是否有这些隐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发现孩子有类似的内伤表现,可以请医生来判断。
五、3-7岁孩子听感知不正常的表现
如果你的孩子出现了以下所述的任何一个情况,或者他的行为能力达不到同一年龄段儿童的中等水平,父母就应带孩子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了。
183;遇有突发的强大声音时,他不会被吓倒,或反应较慢。背后叫他,较小的声音(或较远的距离)不能引起他的注意。
183;喜欢自己一个人玩或发呆。
183;说话时会漏掉一些音或不标准,如鸡念成一,鞋子说成椰子等。或者他不懂也不会用一些词,比如走、我、进来、大等等。不能与他人进行简单的交流,或者他说的话别人很难听懂。
183;已经满3岁,还不会说完整的句子,如:妈妈,我要吃糖果。说成:妈妈,糖糖与同龄儿童相比,语言能力明显落后。
183;有时听的懂,有时似乎听不懂或不清楚。经常要求你再讲一遍。
183;不会把比较近的经历联系起来,他不懂前后或者左右这些简单的方向。
183;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指令,如起立会做,但你去帮拿扫把来就似懂非懂。
183;经常性的答非所问、漫不经心,精神散漫,注意力不集中,行为能力低于同一时期的孩子。
自:三九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