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05 > > 详细内容

腊婴疑案_科幻故事

又是一个与昨天毫无二致的清晨,王知县按例升堂后,有某乡保报曰:本庄孀妇贾氏因不堪忍受家丁贾二的骚扰,挥刀杀死家丁后,含羞悬梁自尽,幸得婢女及时相救,贾氏方得以生还,现将实情禀报,请青天大老爷明察。获悉此情,王知县立即起轿赶往案发现场,迈进高大巍峨的门牌楼,走过三进三出式的大宅院,如果有一个家丁横尸于幽深的闺房之内,身旁扔着一把滴血的砍刀,而自杀未遂的孀妇则躺在床上时尔呻吟不止、时尔欲死欲活,乖顺的婢女泪眼淋漓的看护着女主人。
堪察过案发现场,王知县又命人录得贾寡妇以及婢女的口供,果然与乡保所言一致,看来家丁贾二之死完全是咎由自取,而女主人之所为,则是正当防卫。于是,王知县按照相应的法律条文进行处理后,便匆匆打道回府了。
黄昏时分,王知县走到一条大沙河边,当衙役们抬着官轿走上木桥时,忽然发现桥下聚集着许多闲杂人等,大家手指着河床边的一件物品,不知嘀咕些什么,由于天色已经黑沉下来,王知县看不清河床边究竟是何物引来众人的好奇,便命衙役下桥打探,不多时,几个衙役用扎枪挑着那件物品走上桥来,王知县撩起布帘定睛一看,不觉大吃一惊:在一件做工精美的襁褓里包裹着一个风干的死婴。惊愕之余,王知县摇头叹息道:得,本县又遇着一桩无头案子!
将死婴带回县衙内,王知县命人解开襁褓,仔细一瞧:乖乖,原来还是个男婴,王知县又指派仵作(古代的法医)按例察验一番,仵作告之:死婴乃经过特殊的处理,也就是采取了民间常用的、用来贮存牛肉、猪肉、羊肉的办法,将死婴的尸体进行了腌制,风干之后,能够长久的保存下来,如果按照现在的说法,这个死婴应该是一具出色的木乃伊。
望着眼前精心制作的腊婴,王知县有些迷茫了:这婴孩是谁人所生?又因何死去?并且死去之后,又因何被制成腊肉?难道说真有变态之人,不仅嗜食婴孩肉,更热衷于将婴孩腌制成腊肉,以方便慢慢的、长久的品偿?不对啊,死婴既然腌制成功,又因何抛弃河边?
王知县认定:这不是一桩普通的杀婴案,背后必有更大的隐情或者罪恶,于是,王知县放下手头上的其他案件,决定先将腊婴之案查个一清二楚、水落石出。而欲破此案,必须先找到抛尸之人,为此,王知县来到河边,向船公、艄公、水手们打听是如何发现这个腊婴的,有个船公告之,他撒网捕鱼时,无意中捕到这个死婴,满船鱼民无不骇然,取出后放在河边,还没容他报告官府,恰逢老爷您打此经过,便将腊婴带回县衙去了。王知县继续追问:是何人将腊婴抛到了河里,众人皆曰:不知!
为了尽快破获此案,王知县贴出榜文:谁若提供抛尸人的线索,赏细纹银锭贰拾两!重赏之下,知情者相当踊跃,王知县很快获悉,向河内抛弃腊婴者,乃落破的江湖郎中冯大膏药是也!事不宜迟,王知县立刻派衙役将在街上卖膏药的冯郎中“请”进了县衙。待冯大膏药跪定之后,王知县冷笑一声,啪的一下将赤裸裸的腊婴推到落破郎中的面前。冯大膏药打了一个冷战,嘴岔一咧,丝毫也不分辩,一边给王知县磕着响头,一边为自己洗清白,声称自己绝对没有杀人,这死婴是拣来的,闲着没事就将其制成腊肉了,事后又怕吃官司,便偷偷摸摸的将其抛进河里了事。
王知县又追问死婴的来源,冯大膏药却吱唔起来,知县老爷哼了一声,左右应声而上,便欲对江湖游医动刑,冯大膏药再次磕头乞饶,方才道出死婴是贾府的家丁贾二送给他,又给了他些许银子,求他掩埋掉的。
“啊,”王知县不由自主的惊呼一声,再也懒得理睬冯郎中,而是命衙役将贾氏拘传到堂,衙役得令,很快便将贾氏传到,当贾氏走上大堂,看见跪在地上的江湖游医时,顿时芳颜大怒,也顾不得有旁人在场,扑上去就欲揪打冯大膏药。王知县急忙让人制止住,令贾氏跪在地上,将死婴的来历说个清楚。
“咦咦咦,”贾氏却低头不语,对死婴的事情更是只字不提,这可气煞了王知县,欲对其动刑,又念及她乃贵族之家,又是个女流之辈,不想伤害她的自尊。知县老爷只好耐着性子,反复开导着寡妇,孀妇终于开口了:“禀老爷,这个庸医可把奴家害苦喽,咦咦咦,”
说到此,贾氏手掩着面庞,又抽涕起来,王知县见状,心中暗道,看来还得拿冯大膏药开刀,于是,知县老爷命令左右先将江湖游医暴打一顿,然后拽到案前,厉声质问道:“刁民,你对贾氏干了些什么勾当?必须如实招来,否则,本县让你当堂毙命!”
被打得皮开肉绽的冯大膏药一声紧接一声的乞饶着,吃力的爬起身来,为了活命,只好道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有一天,冯大膏药正在街头兜售假药,家丁贾二悄然无声的凑了过来,声言欲配制一副坠胎药,冯大膏药嘴上应承着,一对老鼠眼冲着贾二不停的眨巴着,从贾二恍然不安的神态里,冯大膏药似乎察觉出什么,不由得眼珠子一翻楞,动起了歹念头,就当着贾二的面,装模作样的配制了一副假坠胎药。数月后,贾二满脸怒容的找到冯大膏药,声称坠胎药无效,胎儿非但没有打下来,反而越长越大了,贾二据此让冯大膏药退钱,已经吃进肚子里的肥肉,冯大膏药岂有吐出来之理!两人纠缠了半晌,终最是贾二喃喃而去,望着贾二的背影,冯大膏药心中更有底了:他不敢纠我见官,说明怀的必是鬼胎!
眨眼又过去了两个月,有一天,贾二抱着一样东西再次找到冯大膏药,声言:本人不再追究你卖假药的事情,既然孩子没有打下来,如今请你把孩子帮我埋葬掉,并且,这里还有几个赏钱。
冯大膏药满嘴应承的接过了死婴和赏银,不过,并没有埋葬掉,而是制成了腊肉,约莫二十天以后,冯大膏药带着自己的作品,来到贾府门前,出来接见的恰好是贾二。冯大膏药掀开襁褓,将木乃伊展示给贾二,家丁登时气得火冒三丈,伸手欲打冯大膏药,而江湖游医则嘿嘿一笑,声言:你与女主人的事情,在下早已了解的一清二楚了,如今,你想怎么办吧?是官了还是私了?贾二被逼无奈,只好退回府内与女主子贾氏商量,贾氏也是毫无对策,只好满足了冯大膏药的要求,拿出银两私下了事。冯大膏药偿到了香头,愈发得寸进尺了,每隔月余便抱着腊婴来到贾府敲诈银两,搞得贾氏与贾二即焦头烂额,又可无奈何,而冯大膏药的欲望则越来越大,白花花的银子已经提不起冯大膏药的兴致,江湖游医对贾氏产生了强烈的欲望,并且直截了当的向贾二道出了想法,贾二气得差点没伸手掐死冯大膏药。贾氏知晓后,羞愤之余,不由得将满腔的怒火发泄到情人贾二身上,埋怨贾二找到这样一个无赖,弄个府内不得安宁,两人说着说着就吵了起来。贾氏激动之下,抽刀杀死了贾二,上演了本文开头的一幕。了解到贾府出了命案,冯大膏药知道事情闹大了,惊恐之中,干脆将腊婴抛进河里,企图消灭罪证,谁知却被知县老爷撞个正着。
“啪,”听到此处,王知县一拍惊堂木,对这桩离奇的腊婴案件进行了公正的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