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金字塔”西夏陵_历史故事
西夏陵园位于银川市西郊约35公里处,贺兰山东麓中段,南北长约10公里,东西宽约4.5公里,总面积50平方公里。陵区地势高亢,视野开阔,背阴朝阳,东临银川平原,东南有奔腾不息的黄河。陵内岗丘垄阜,自然起落,西夏历代帝王陵墓和官僚贵戚的陪葬墓布列有序。西夏陵采用八角形陵台,上小下大,成四面体锥形、圆锥形、圆台形或山形等,因此被誉为“东方金字塔”。
西夏陵设计构思巧妙、独具匠心,是非常独特的庙陵合一的建筑群落。西夏陵园葬有太祖李继迁至襄宗李安全9个帝王陵墓和254座官僚贵戚的陪葬墓。每座帝陵都各自成为一个单独完整的建筑体系,面积均在10万平方米以上。各帝陵的布局大致相同。陵园地面建筑均由角楼、门阙、碑亭、内城、献殿、塔状陵台、神墙等单个建筑构成。
西夏陵都是坐北朝南,并略有偏东5度。筑墓的材料不尽相同。有的用黄土夯筑冢,有的是沙石堆积冢,有的是积石冢。墓葬方式有独葬和合葬两种,帝陵为独葬、陪葬墓为合葬,合葬墓有一域二墓、三墓等。西夏陵规模庞大,修建时间漫长。据《宋史·夏国传》记载,公元1038年,西夏景宗元昊登基之时,就开始着手西夏陵的选址,并且动工修建。其后,继任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乐此不疲,直到公元1227年蒙夏发生战争,西夏战败后,西夏陵才随之停止建筑。陵园亦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地面建筑基本全毁,碑刻、砖雕成了碎片。
据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考证,在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西夏是一个重要的国家,统治中国西北达190多年,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在中国权威的二十四史中,却没有西夏史的记载,使西夏王朝成为中国上的神秘王朝。西夏国是中国11世纪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实行封建君主制度,设文武官职,尚武重法,大行蕃礼,设蕃汉两学院,改革礼乐制度,定官民服饰等。鼎盛时期,其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包括现在的宁夏、甘肃、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等广大地区,面积约83万平方公里,是当时的一个经济军事强国,与宋、辽鼎足而立。历经元昊、谅诈、秉常、乾顺、仁孝、纯獭安全、遵顼、德旺、凳代皇帝。
到目前为止,西夏陵已经出土了国宝级文物鎏金铜牛、人像石座、中国第一铁剑———“夏国剑”、妙音鸟、迦陵频伽、龙头脊兽、铜铃等5000多种绝世珍宝文物。1988年1月和8月,国务院公布,将西夏陵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并已拨出巨款抢修西夏陵。
西夏陵设计构思巧妙、独具匠心,是非常独特的庙陵合一的建筑群落。西夏陵园葬有太祖李继迁至襄宗李安全9个帝王陵墓和254座官僚贵戚的陪葬墓。每座帝陵都各自成为一个单独完整的建筑体系,面积均在10万平方米以上。各帝陵的布局大致相同。陵园地面建筑均由角楼、门阙、碑亭、内城、献殿、塔状陵台、神墙等单个建筑构成。
西夏陵都是坐北朝南,并略有偏东5度。筑墓的材料不尽相同。有的用黄土夯筑冢,有的是沙石堆积冢,有的是积石冢。墓葬方式有独葬和合葬两种,帝陵为独葬、陪葬墓为合葬,合葬墓有一域二墓、三墓等。西夏陵规模庞大,修建时间漫长。据《宋史·夏国传》记载,公元1038年,西夏景宗元昊登基之时,就开始着手西夏陵的选址,并且动工修建。其后,继任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乐此不疲,直到公元1227年蒙夏发生战争,西夏战败后,西夏陵才随之停止建筑。陵园亦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地面建筑基本全毁,碑刻、砖雕成了碎片。
据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考证,在中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西夏是一个重要的国家,统治中国西北达190多年,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在中国权威的二十四史中,却没有西夏史的记载,使西夏王朝成为中国上的神秘王朝。西夏国是中国11世纪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实行封建君主制度,设文武官职,尚武重法,大行蕃礼,设蕃汉两学院,改革礼乐制度,定官民服饰等。鼎盛时期,其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包括现在的宁夏、甘肃、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等广大地区,面积约83万平方公里,是当时的一个经济军事强国,与宋、辽鼎足而立。历经元昊、谅诈、秉常、乾顺、仁孝、纯獭安全、遵顼、德旺、凳代皇帝。
到目前为止,西夏陵已经出土了国宝级文物鎏金铜牛、人像石座、中国第一铁剑———“夏国剑”、妙音鸟、迦陵频伽、龙头脊兽、铜铃等5000多种绝世珍宝文物。1988年1月和8月,国务院公布,将西夏陵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并已拨出巨款抢修西夏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