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05 > > 详细内容

求平均数_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求平均数的意义,掌握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培养灵活计算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求平均数的意义及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较复杂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算【演示“求平均数”】

 ①小明有12本书,小军有20本书,小明和小军平均每人有几本书?

 ②五(3)班做好事28件,五(4)班做好事36件,平均每个班做好事多少件?

 ③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投中28个,第二组投中33个,第三组投中23个平均每组投中多少个?

 针对第③题提问:

 ①说出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

 ②求平均数必须知道什么条件?

 ③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板书:投中总个数÷组数

 二、学习新课【继续演示“求平均数”】

 (一)出示例1: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10人,共投中28个;第二组11人,共投中33个;第三组9人,共投中23个.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分组讨论思考题:

 1.例1和准备题③比较,题目有什么异同?(从条件和问题两方面考虑.)

 2.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必须先知道什么条件?

 板书:投中总个数÷全班总人数.

 3.投中总个数和全班总人数知道之后,怎样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板书:

 (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

 28+33+23=84(个)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10+11+9=30(人)

 (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84÷30=2.8(个)

 综合:(28+33+23)+(10+11+9)=2.8(个)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8个.

 教师提问:对比例1和准备题③你能发现解答方法有什么异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的情况?

 (二)出示例2:下表是五年级二班3个组投中篮球情况统计表.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各组人数

12

11

10

平均每人投中数

2.5

3

3.2

 教师提问:例2和例1比较,有什么异同?(问题一样,但已知条件不同)

 要求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要知道什么条件?怎样列式?

 板书:

 (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

 2.5×12+3×11+3.2×10=95(个)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________个.

 教师: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

 板书:(2.5×12+3×11+3.2×10)÷(12+11+10)

 教师强调:求平均数时,有时不能除尽,这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取近似值.

 三、巩固反馈【继续演示“求平均数”】

 1.小亮读一本书,前4天平均每天看6.25页,后3天平均每天看8页.小亮这一星期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①小李加工一批零件,前2时加工28个,后3时加工36个,平均每时加工多少个?

 a.(28+36)÷(3+2)( );

 b.(28×2+36×3)÷(3+2)( );

 c.(28+36)÷2( ).

 ②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前5时平均每时行60千米,后3时平均每时行56千米,这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时行驶多少千米?

 a.(60+56)÷(5+3)( );

 b.(60+56)÷2( );

 c.(60×5+56×3)÷(5+3)( ).

 四、课堂.

 解答求平均数应用题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明确问题求的是什么平均数;

 ②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五、布置作业.

 1.五年级两个班参加植树活动.一班37人,共植树132棵;二班35人,共植树120棵.五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五年级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2.先锋号机帆船出海打鱼.上半月出海13天,共捕鱼805吨;下半月出海14天,每天捕鱼64吨.这条船平均每天捕鱼多少吨?

 3.一个班有22个男生,平均身高140.5厘米;有18个女生,平均身高142.5厘米.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4.敬老院里有老奶奶10人,平均年龄80.5岁;有老爷爷12人,平均年龄73.5岁.求全院老人的平均年龄.(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六、板书设计

平均数

1、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球.第一组10人,共投中28个;第二组11人,共投中33个;第三组9人,共投中23个.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2、下表是五年级二班3个组投中篮球情况统计表.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

28+33+23=84(个)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10+11+9=30(人)

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84÷30=2.8(个)

综合:

28+33+23)+(10+11+9)=2.8(个)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8个.

1)全班一共投中多少个?

2.5×12+3×11+3.2×10=95(个)

2)全班一共有多少人?

12+11+10=33(人)

3)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95÷33≈2.9(个)

综合:

2.5×12+3×11+3.2×10)÷(12+11+10)≈2.9(个)

答:全班平均每人投中2.9个.

 

 

探究活动


捐款

 活动目的

 加强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活动题目

 少先队员为灾区捐款,五一班有17名男生,平均每人捐款5元;有15名女生,平均每人捐款4元.全班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5+4)÷2=4.5(元)这样列式对不对?为什么?

 活动过程

 1.分小组讨论.

 2.发表意见.

 3.师生共同规律,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参考意见

 教师要把本学期的加权平均数与原来的算术平均数帮助区分清楚(算术平均数是一种特殊的加权平均数),如果本题中的男女生人数相等,上面的列式完全正确,但是现在男生人数是17人,女生人数是15人,所以正确列式应该是:

 (5×17+4×15)÷(17+15)

 巩固练习

 少先队员暑假参加登山活动,上山时每小时行2.5千米,下山时按原路返回,每小时行5千米.这次登山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分析:

 假设上山是10千米,下山也应该是10千米,上山时间是(10÷2.5)小时,下山时间是(10÷5)小时,所以平均速度是:(10+10)÷(10÷2.5+10÷5)千米。

 假设上山是30千米,则平均速度是:(30+30)÷(30÷2.5+30÷5)千米.

 最后答案都是一样的.(答案: 千米)

 

平均工资

 活动目的

 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分析的能力,发展的思维能力.

 活动过程

  1.教师讲述:某公司有15名职工,对外招聘时称该公司职工月平均工资超过1200元.

职 务

经 理

副经理

职 员

人 数(人)

1

2

12

月工资(元)

5000

2000

800

 2.提出问题:请分析上面的统计表,你怎样看待该公司公布的这个平均工资?

 3.分组讨论.

 4.发表意见.

 活动说明

 根据统计表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需要长时间的培养.这道题没有标准答案,关键是让明白分析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不要受到约束.

 参考意见

 该公司骗人,公司职员的工资不到平均数;

 公司说的是实话,平均工资超过1200元;

 经理很有才华,懂得“避实就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