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05 > > 详细内容

有趣的几何图形_幼教数学教案

中班:有趣的几何图形

活动目标:
  一、引导区分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并能按标记进行分类。
  二、通过情景游戏等活动,让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三、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学习的欲望。
活动准备:
  1、学会了各种图形的特征。
  2、自制的“小路”,上面镂刻大小不同的图形“土坑”,将镂刻下来的图形作成铺路的“石头”。小篮同 人数。
  3、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图形标记,。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捡石头”,激发活动兴趣。
  1、“小朋友,今天的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外捡石头!”(随进入活动室)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快看!有那么多五彩缤纷的小石头,大家可以挑自己喜欢的捡。”
  3、引导幼儿观察、操作,鼓励边操作边交流。
  4、请小朋友大胆介绍自己喜欢的石头(颜色、形状)。
  5、游戏:按标记举“石头”。
  二、铺石头:
  1、“大家捡了那么多漂亮的石头,我们用它来铺一条石子路,好吗?”
  2、自由操作:把捡到的“石头”一一对应地嵌入相应形状的“坑”里。
  3、出现问题:“小石头没有了,但是还有坑没有铺好,该怎么办?”
  4、再次操作。
  5、发现问题:“发现这里有块石头很特别,是用两种颜色的石头拼起来的。”请个别介绍他的方法。
  6、引导想办法互相合作,用捡来的“石头”铺平“地上”的“坑”。
  7、教师小结: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拼出一个新的图形来。
 三、踩石头:  1、“路铺平了,我们来玩踩石头的游戏!”
教师介绍玩法:“音乐一响,小朋友就一边念儿歌一边动起来,一停就立即踩到“石头”上,并说说踩的是什么形状、颜色的“石头”。
  2、游戏重复2~3次。
  3、让幼儿找找在园里有没有这样的图形,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幼儿操作材料放入活动室计算角,让在自由活动中继续操作。
  2、让回家找一找、想一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东西的形状是圆形、三角形、长方形及正方形,回园告诉,并列出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