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05 > > 详细内容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_三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实验)第五册、第118—120页例1-例3。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长方形的特征的认识,发展的空间观念。
        2、使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理解和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通过对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培养和提高的判断、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长方形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机、投影片、铁丝等。
教学过程:
        一、准备
      教师出示动物园篮球场平面图,提问:“动物园篮球场是什么形状?”“长方形有几条边?有什么特征?”

        二、诱发
        投影:例1  动物园篮球场长26米,宽14米,小狗花花绕篮球场跑一圈,它跑了多少米?
        展示:小狗花花围着篮球场走一周。教师:“它走了多少米?怎么计算出来?”(激发动脑筋想办法)
26+14+26+14=80(米)
                            长 +  宽  +   长 +  宽  =长方形的周长

        三、释疑
        1、教师引导说出:小狗花花走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长方形的四条边的总和。教师板书:长方形四边长度的和叫做长方形的周长。
        2、让比划周围一些长方形的周长。例如:黑板、桌面、课本等。
        3、展示:长方形对边相等。教师:“根据长方形的特征,我们能不能找出计算长方形周长的其他方法。”推导出下面的计算方法(利用对边相等)。
26X2+14X2=80(米)
    长方形的周长= 长  X2+  宽  X2
        4、展示:小狗花花先走一个长,再走一个宽。提问:“这时它走了多少米?是长方形的周长的多少?”展示:小狗花花接着走完全程。教师提问:“剩下的路程是长方形的多少?长方形的周长还可以怎样求?”进一步观察后,推导计算长方形周长的第三种方法。
                            (26+14)X2=14(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  长  +  宽  )X2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板书几种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让观察以上几种计算方法,比一比发现第三种方法最简便。最后师生共同:长方形的周长=(长+宽)X2
        5、让议一议:要计算长方形的周长需要知道哪几个条件?
        6、教师出示例2(投影),独立解答。
        7、教学例3,学生读题后,教师操作:拿一段长50厘米的铁丝,先量出一个长,用铁钳拧成90度角,再量出一个宽,用铁钳拧成90度角……拧成一个长方形后,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剩下的部分等于什么?(铁丝的长度-长方形的周长)然后让根据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解答此题。
        8、投影:(让在课堂独立做两道题)

        四、转化和应用
        投影:
        1、数一数,下图中有几个长方形。
        2、量一量各个长方形的边长,计算各个长方形的周长。

        :展示黄、红、蓝三个长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