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04 > > 详细内容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纲_大学六级

总则

国家教委在印发理工科本科和文理科本科用的两种《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通知中指出,大纲执行两年后,开始对结束四、六级学习的进行统一的标准化测试。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就是根据这一规定而设计的。考试的目的在于全面考核已修完大学四级的是否达到教学大纲所确定的各项目标。这种考试属于尺度相关常模参照性考试(criterion-related norm-referenced test)。

教学大纲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的能力(理工科适用的大纲还规定一定的译的能力)以及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使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并为进一步提高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为此,本考试主要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考核对语法结构和词语用法的掌握程度。

本考试是一种标准化考试。考试范围主要是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一级至四级的全部内容(说与译的技能除外)。为保证试卷的信度,除短文写作部分是主观性试题外,其余都采用客观性的多项选择题形式。短文写作部分旨在较好地考核运用语言的能力,从而提高试卷的效度。

本考试于每学期结束前后举行,由大学四、六级标准考试设计组负责和实施。每年举行两次。

                        考试内容

本考试包括五个部分:听力理解、阅读理解、词语用法与语法结构、完形填空、短文写作。全部题目按顺序统一编号。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 (part 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共20题,考试时间20分钟。这一部分包括两节:A节(section a)有10题,每题含一组对话,对话后有一个问句。B节(section b)有10题,分别安排在若干篇听力材料之后,每篇后有二至四道题,每题为一个问句。

听力部分的每个问句后有约15秒的间隙,要求考生从试卷所给出的每题四个选择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录音的语速为每分钟约120词,念一遍。选材的原则是:

1.对话部分为日常生活中的一般对话,句子结构和内容不太复杂。

2.短篇听力材料为题材熟悉、情节不太复杂的故事、讲话、叙述等;

3.所用词语不超出教学大纲词汇表四级规定的范围。

听力理解部分的目的是测试获取口头的能力。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part ii: reading comprehension):

共20题,考试时间35分钟。要求考生阅读若干篇短文,总阅读量不超过1000词。每篇短文后有若干个问题。考生应根据文章内容从每题四个选择项中选出一个答案。选材的原则是:

1.题材广泛,可以包括人物传记、社会、文化、日常知识、科普常识等,但是所涉及的背景知识应能为所理解。

2.体裁多样,可以包括叙述文、说明文、议等;

3.文章的语言难度中等,无法猜测而又影响理解的关键词,如超出教学大纲词汇表四级的范围,用汉语注名明词义。

阅读理解部分主要测试下述能力:

1.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和大意;

2.了解说明主旨和大意的事实和细节;

3.既理解字面的意思,也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判断和推论;

4.既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也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阅读理解部分的目的是测试通过阅读获取的能力,既要求准确,也要求有一定的难度。

第三部分: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 i( part iii: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共30题,考试时间20分钟。题目中40%为词和短语的用法,60%为语法结构。要求考生从每题四个选择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部分的目的是测试运用词汇,短语及语法结构的能力。考试范围包括教学大纲词汇表及语法结构表一级至四级的全部内容。

第四部分:完形填空 (part iv: cloze):

共20题,考试时间15分钟。在一篇题材熟悉、难度适中的短文(约200词)中留有20个空白,每个空白为一题,每题有四个选择项,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最佳答案,使短文的意思和结构恢复完整。填空的词项包括结构词和实义词。

完形填空部分的目的是测试      


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第五部分:写作 (part v: writing): 共1题,考试时间30分钟。要求考生写出一篇100-120词的短文。试卷上可能给出题目,或规定情景,或要求看图,或给出段首句要求续写,或给出关键词要求写成短文。要求能够正确表达思想,意义连贯,无重大语法错误。写作的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和一般常识。

短文写作部分的目的是测试运用书面表达思想的初步能力。

 

                                                答题及计分方法

客观性试题用机器阅卷,要求考生从每题四个选择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纸(answer sheet)上该题的相应字母中间用铅笔划一条横线。试卷(test paper)上不能作任何记号。每题只能选择一个答案,多选作答错处理。多项选择题计分只算答对的题数,答错不扣分。主观性按的评分标准评分。试卷各部分计分采用计权的方法,折算成百分制,以60分为及格标准。凡达到及格标准的发给大学四级考试合格证书,达到85分的注明“优秀”字样。

 试卷五个部分的题目数、计分和考试时间列表如下:

序号

题号

各部分名称

题目数

计分

考试时间

i

1-20

听力理解

20题

         


20分

20分钟

ii

21-40

阅读理解

20题

40分

35分钟

iii

41-70

词语用法和语法结构

30题

15分

20分钟

iv

71-90

         


完形填空

20题

10分

15分钟

v

91

短文写作

1题

15分

30分钟

合     计

91题

100分

120分钟

 

 

 

 

 

 

 

考试内容规范

听力理解测试

         


听力理解考试的操作

a 理解中心思想和重要细节

01 理解中心思想

02 听懂重要的或特定的细节

b 理解隐含的意思

03 进行推论

04 判断话语的交际功能

c 运用有助于理解的语言特征来理解

05 辨别语音特征:

从连续的话语中辨别主音

理解重音和语音语调

06 理解句间关系,如:比较、原因、结果、程度、目的

d 07 判断说话人的观点、态度等

阅读理解测试

阅读理解考试的操作

a 辩别和理解中心思想和重要细节

01 理解明确表达的概念或细节

02 理解隐含表达的概念或细节(如:下结论、作判断、进行推论等);

通过判断句子的交际功能(如:请求、拒绝、命令)来理解文章

03 辩别文章的中心思想(如:找出能归纳文章中心思想的要点)

04 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b 运用有助于理解的语言技能来理解文章

05 猜测词和短语的意思

06 句层次的理解(如:理解句子所表达的原因、结果、目的、比较等)

07 篇章层次的理解(如:运用词汇的、语法的承接手段来理解文章各部分的关系)

c 运用专门的阅读技能理解文章

08 通过略读了解文章大意

09 通过查阅寻找某一

词汇和语法结构测试

词汇考试的操作

01 运用上下文选择正确的词、词组或习惯用语

02 判断正确的用法和合适的搭配

语法结构考试的操作

01 动词(时态、语态、用法、省略、一致性等)

02 非谓语动词

03 情态动词

04 虚拟语气

05 主语、宾语的补足语

06 名词(数、格;冠词)

07 形容词和形容词的补足语

08 代词

09 介词

10 连词

11 名词性从句

12 定语从句

13 状语从句

14 比较级和最高级

15 否定

16 倒装

17 强调

18 词序

 

成绩统计

平均级点分

 

    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目的是考核的英语能力是否达到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的要求,主要是对考生个体英语能力作出评价,但同时也折射出各校、各省、市及全国对大学英语教

         


学大纲的执行情况。迄今为止,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有效地促进了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大学四、六级考试的成绩也因而常被用作对学校教学情况进行评价的依据,但利用的往往只是累计通过率这一项指标。

    考试委员会认为,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成绩能够说明某个学生群体(班级、年级、学校、省、全国)的英语水平,但不能简单地用累计通过率来评价该群体的大学英语教学情况。在说明某个学生群体的英语水平时,累计通过率只能反映出有多少学生达到了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的及格线,而不能反映这些学生在什么层次上达到了教学大纲相应级别的要求,因为 60 分是及格,80 分也是及格。为了较全面地说明某个群体的水平,考试委员会向各校提供平均级点分这一数据。平均级点分既考虑到累计通过率,也考虑到及格考试成绩的高低。

 

平均级点分的计算公式为:

g = ( s g i / n ) × 50 + 100

其中: g 平均级点分

g i 第 i 个考生的级点,其计算方法为:

0 - 59.5 0

60 - 64.5 3

65 - 74.5 4

75 - 84.5 5

85 - 94.5 6

95 - 100 7

n 该群体(学校、省、全国)在校修读大学课程的总人数

   

    平均级点分能更好、更准确地描写一个考生群体的实际情况。采用平均级点分是为了鼓励各校全面提高运用的实际水平,不简单地满足于勉强及格,同时也便于有关行政部门对不同层次的学校实施分类指导。

    平均级点分在 100-400 分之间,凡平均级点分在 300 分以上的学校,考生总体英语能力非常好;250-300 分考生总体能力很好;200-250 分,一般;150-200 分,较差;低于 150 分为很差。

    以 97 年 6 月四级考试为例,全国总体,重点院校,非重点院校级点分的分布情况如下:

级点分

全国总体

重点院校

非重点院校

描述

>300

14

10

4

非常好

250-300

42

22

30

很好

200-250

91

25

66

一般

150-200

89

27

162

较差

<150

223

4

219

很差

 

 

最低分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从一开始起就一直采用短文写作这一题型。作文是一种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考试,是一种直接考试。只要题目出得好,作文对考生书面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测量最准确、效度最高。作文作为一种题型,最难搞应试培训,也难搞题海战术。要提高学生的作文分数,唯一途径是扎扎实实搞好课堂教学,提高的实际英语

         


能力。但是由于作文题的阅卷工作量大,而且保证评分的一致性难度极大,因此在大规模标准化考试中不可能作为唯一的手段。我国大学英语四级、六级考试中都只占总分的 15% 。我国大学考试在实践中还发展了一种的方法,使作文阅卷达到了很高的信度。从 1990 年起,为了保证考试的时间,试卷还分成两部分印刷:客观题部分为试卷一、

 

    作文部分为试卷二。到达规定时间后收掉试卷一,考生必须把最后三十分钟时间用于写作文。1990 年以后全国高校普遍重视了教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为了使更加重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着重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大学考试设作文最低分,即分低于某一数值者,总分即使达到 60 分也不给予及格。

 

    设最低分后采用下列成绩计算方法:

1) 分为 0 分者,总分即使高于 60 分,报道时一律作不及格处理;

2) 分大于 0 分小于 6 分者,按下列方式计算成绩;

 

最后报道分 = 原计算总分 - 6 + 实得分

 

    采用最低分有可能影响一部分学校的通过率(主要是成绩中等的学校),但有利于推动大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