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班幼儿的交往能力培养_小班幼儿教育专题
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到了3~4岁开始从家庭走向集体进入幼儿圆。幼儿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多。在与同龄人与教师和其他幼儿的频繁接触中作为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在组织幼儿生活时,应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调节幼儿交往伙伴的对象,使在集体中,能积极与人合作,与人交往。这样不但使他们与人交往的心理得到满足,更重要的是,从别人那里得到了经验,促进了发展。
根据观察到的各种问题,我做了以下工作。
1 游戏时多让以强带弱、相互配合
可以让能力强的幼儿多带动能力弱的,让性格开朗的孩子多和内向的孩子接触。让他们在交往中取长补短,相互影响。角色区“娃娃家”活动时,维嵩扮演男主人。趁着这机会,我让俊俊也加入游戏中去,并告诉维嵩,“你这么能干今天游戏你带上小弟弟吧!”于是维嵩便带着弟弟去商店与弟弟一起商量买东西,并在旁边告诉他:你和人家说清楚你买什么,在维嵩帮助下,俊俊说了许多平时很少说清楚、说完整的话。你和人家说清楚你买什么,在维嵩帮助下,俊俊说了许多平时很少说清楚、说完整的话。
2 观察不善表达的,抓住时机表扬他们,提高他们在班级集体中的威信,强化他们的自信
这部分幼儿在集体活动中总是处在“角落”的位置,不易让人想起他们。这就需要对他们细心观察,抓住闪观点,给予宣传,让其他了解他们。比如我们班的文文,尽管动作慢、不善表达,但做起事来总是有条不紊。午睡起床后文文不但自己能穿衣穿鞋还能不声不响帮助比她小的孩子,我看见后就给予表扬。在全班小朋友树起了她的威信。
3 创造与人交往的机会
应注意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外,要有意创造之间互相交流的机会,使孩子的交往面得到新的扩展。
比如,来园活动时,可以鼓励小朋友之间谈谈来自园之外的消息。不善言谈的圆圆带来一叠和妈妈去外地的照片,我马上拿给大家看。小朋友争相观看,圆圆也在我的启发下大方地向小朋友介绍照片上的人和景物。
4 加入幼儿的活动,教给一些交往的技能
加入到幼儿的活动中,往往能带动的热情,激发他们活动、交往的意愿,在活动中可以暗示某些小朋友看看有什么好注意、好办法,是怎么和小伙伴说的、做的。
比如琦琦很想加入到一群在搭花片的小朋友中去,但不知道如何加入,就呆呆的站在一旁看着他们,我就告诉她,“你能搭出新的花样吗?如果行的话,我们一起去和他们玩。”她点点头,“那好,你看看我是怎样和大家说的,要注意和小朋友商量。”在我的带动下,小朋友愉快的接纳了我们,开始了搭建新花型的活动。
以上就是我在培养交往能力方面的感受和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