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在熟悉的自然环境中成长_幼儿园环境创设
让在熟悉的自然环境中成长
苏州工业园区园唯亭东亭园 苏林花
孩子的成长是在活动中实现的,如何根据孩子的发展特点和需要组织他们的一日活动,为他们提供熟悉的环境,促使幼儿的学习与探索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让在生活中学习、游戏中成长、锻炼中提高。
童年的游戏不仅能带给幼儿快乐,而且是帮助幼儿按自已特有的模式去发展和学习的有价值的活动。农村相对城市而言,环境方面的差异是不言而喻的。但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农村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作为一名农村,应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引导他们获得有关知识,发展他们的探索能力。为了孩子们玩得随心所欲、自由自在。在此,我想谈几点关于有利于农村孩子发展的教学方法。
一、利用农村的乡土材料对进行
农村有许多乡土材料,如泥土、石头、果实、稻草、树叶等既容易收集又很安全,我们常利用这些材料对进行,例如:在“有趣的种子”系列活动中,开始我让幼儿自己收集各种种子并向了解种子的名称、生长情况等、然后把幼儿带来的种子陈列在自然角里,让他们去观察,去相互介绍,接着去讨论播种的方法。在播种过程中孩子们个个都像模像样的。有看过父母播种后模仿父母的,有的是向父母请教的,有的在播种时模仿同伴的,还不时地议论着管理的方法及长大后长出什么样的果实。由于活动的内容是熟悉的,因此,他们参与的积极性较高,使他们进一步学习了种植的技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索兴趣。
另外,我还利用自然角这块阵地对进行,如:春天,我发动饲养小蝌蚪、栽蔬
菜、养些小野花。夏天,养些螺蛳、河蚌、泥秋、龙虾等。秋天,除了放置一些种子、果实外,还组织幼儿去田野捉些蚱蜢、螳螂、蜻蜒等昆虫回来饲养。还调动幼儿收集各种树叶,组织开展了“有趣的树叶拼图”、“树叶印花”之类的活动。
二、利用大自然的环境对进行
变幻莫测、奥妙无穷的大自然是幼儿学习的最佳场所。因此我们积极利用农村的田野这个大课堂对进行。例如:春天,我们开展了“美丽的风筝”系列活动。开始我们几个在操场上放风筝,由此来激发孩子们对放风筝的乐趣,接着让幼儿收集或自制各种风筝并带来幼儿园开个“风筝展”幼儿互相欣赏着、讨论着,然后在欣赏之余,我带领去田野放风筝,孩子们个个兴奋地拿着风筝在放飞,他们拉着小线绳跑得可欢了。从放飞中,孩子们知道了风筝两边要对称,风筝面与风筝的结构、大小轻重要适合。放飞时需逆向放飞的道理。
在清明节的系列活动中,我们先让幼儿了解一些关于清明节的由来及清明节的风俗习惯,然后带幼儿到田野去挖麦青草,回园后挑选干净后就开始制作麦草汁。由于在家看过奶奶做过青团子,也可能动手试过。因此兴趣特浓,在他们尝试制作青团子的过程中,孩子们专心致致。还互相比较着、帮助着,与此同时,我还有意识地将认识活动与风俗民情的结合起来。问幼儿什么节日人们要做青团子,清明节与其它节日有什么不同。从而使幼儿进一步了解清明节。同时,我在组织幼儿去田野活动时,根据在小河旁、小沟边随处可见的芦叶,设计了“认识芦叶”的活动,带领
幼儿观察芦苇,采摘芦叶,并引导幼儿说说芦叶的特征。接着我组织了幼儿观看了菱角粽、小脚粽、三角粽等粽子的包法。让幼儿知道芦叶的用处。因幼儿在家看过妈妈包过粽子,也动手试过,故兴趣异常浓厚,在尝试包粽子时,他们都迫不及待地用芦叶包了起来。同时,也使幼儿对端午节有了初步的了解。另外,我还选机会让幼儿参加播种,拾稻穗等劳动。让幼儿认识不同时节里田野间的变化。认识扁担、锄、铲等各种农具及其作用,认识各种农作物,了解季节与植物的关系,激发的好奇心以及热爱农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利用本地特有的资源开展活动
在教学中,我积极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广泛联系各种适合开展教育活动的场所。带到果园、养殖场等农业生产基地参观、劳动等。以开展活动。如我带幼儿到米厂去参观碾米机及工人们把稻谷碾成米的过程。孩子对把毛毛的稻谷放进去到出来白花花的大米很感兴趣,于是我就鼓励他们大胆地去询问叔叔们,从毛毛的稻谷到白花花的大米需要几个程序。于是,孩子们围到工人们的身边,一个一个问题接踵而来,“墙上那个像烟囱的是什么东西”,“地面上为什么要挖一个大坑”,“稻谷上面那些毛毛的,黄黄的东西那里去了”,通过请教工人们,使他们明白了碾米的过程,回园后,我们还特别安排了他们自己动手搓一搓,削一削的活动,把稻谷碾成了米,通过观察比较,使进一步了解从谷到米的过程,孩子们既获得了知识又感受到了农村科技的发展。同时,建设家乡,建设新农村的美好愿望也油然而生。
总之,我想作为一个农村的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好田野这个大课堂,经常带幼儿到大自然的环境中去,让他们亲身去体验、感觉、观察、探索,把乡土教材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起来,使在具有农村气息的活动中,既感受长辈的聪明才智,又感受现代化科技进步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使
的好奇心得到满足,同时培养他们关注环境,爱护自然的情感,让他们进一步感受农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