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创设的思考_幼儿园环境创设
新课程背景下对环境创设首先思考的是什么?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以幼儿发展为本。课程应满足每个幼儿对安全与健康、关爱与尊重的基本需要,并为幼儿提供平等的学习与发展的机会。课程应与幼儿阶段的学习特点与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激发幼儿主动、积极地学习。课程应尊重学习与发展的个体差异,体现个别化。在这样的理念之下,环境创设要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创设适合儿童发展的、积极的、支持性的环境。例如根据主题的开展,进行相关的环境创设。如最近开展的“美丽的春天”的主题。去海洋水族馆参观之后的 “海底世界”的主题。这些环境的创设追随了主题,支持了主题的开展。根据幼儿现阶段的认知发展水平,提供幼儿大量可操作的材料,进行经验的积累与巩固,让不同水平的幼儿进行原有基础上的提高。满足幼儿探索水的秘密、玩磁铁等的需要,进行相关的环境支持。这样,幼儿就对环境有了兴趣,环境提供了多种、适合不同幼儿水平、爱好的机会。最终,促使的发展。
你在环境创设中如何体现真实化、生活化、自主性与互动性?
真实化:真实化是新课程背景下环境创设的基本要求,只有做到真实化,幼儿才会有参与的兴趣。例如我们以前的迷宫是平面的,幼儿的兴趣不大,现在我们把它改成了立体的,幼儿非常喜欢走现在的迷宫。环境创设应尽量向生活原型靠近,我们所提供的部分材料就是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实物,这些都是幼儿感兴趣的,调动了的积极性。
生活化:利用生活中的原有材料,通过布置成环境的一部分或制成各种教玩具来让幼儿操作,同时通过操作这些教玩具又在潜移默化中强化了
幼儿的生活经验。如我们利用一些废旧的毛线做成了娃娃的头发、用矿泉水瓶子做成了沙漏、用丝带做成了打蝴蝶结、用风筝的转盘制作玩水的材料等。这些材料刚一呈现,幼儿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显然,他们还处在主动的探索之中。在操作这些教玩具的同时也学会很多生活技能。总的来说,我们的环境布置体现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去的思想。
互动性:在互动性这一方面,我们提供大量的材料,制作成立体的,放在开放的空间中,让环境说话,吸引着幼儿的视线。在幼儿的游戏活动、自由活动、离园前进行多次机会的操作,加强互动性。同时,把一些规则进行物化,这也是互动性的体现。另外,我们的环境创设注重幼儿的参与性,幼儿可以通过画画、折折贴贴等多种方式来参与环境创设,体验成功的感觉,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
自主性:在空间的分隔上便于幼儿活动,材料的提供上便于幼儿取放。让幼儿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空间,有大量的材料可供选择,体现自主性。如做门帘、大转盘、动物公寓、小花园、蔬菜地、水果树、钥匙串、碟片数数、插管子等等,这些都是发展幼儿数概念的,这些材料投放在活动室的各个角落里,供幼儿自主选择。另外,在大的区域的选择上也体现了自主性,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教玩具进行操作,如有的幼儿喜欢根据图片讲故事,有的幼儿则喜欢自己表演故事情节,我们就投放了不同的材料,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达表现。
总之,我们的环境创设是尽量体现满足幼儿的需要,以发展为本,使
的多种经验点得到提升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