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新主张_幼儿园家长会文稿
学会参评
家园共育新主张
江苏省吴江市黎里镇中心园:王燕群
[内容提要]:在宣传新《纲要》,传授家庭教育知识,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我门幼儿园自身也树立了新的教育资源观:合理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让共同参与园教育。为此,我们坚持了六个新的主张:1、主张家园平等合作;2、主张家园互动合作;3、主张亲职;4、主张创新沟通方式;5、主张办好宣传阵地;6、主张科研促共育。
[关键词]:家园共育、主张、资源、发展
幼儿园是社区事业的一部分,幼儿园的发展要依托社区的发展。而家庭就处在这一社区中,所以开发家庭教育资源,让家长共同参与幼儿园教育就显得极为重要。同时,新《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重要、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由此可见,幼儿园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密切家园关系,促进家园共育呢?近几年来,我园在园自身建设的同时,始终以家长学校为主要开发阵地。在宣传新《纲要》,传授家庭教育知识,帮助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我们自身也树立了新的资源观。在多种生动活泼的家园共育活动形式中,我们坚持了六个主张。
一、主张家园平等合作
1、平等地位
过去由于受旧的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只有幼儿园才能够单独完成教育任务,如果说幼儿园的任务只有对幼儿进行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幼儿园亦很难单独完成。何况现在的学前教育任务是要培养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这一任务不可能由幼儿园单独完成,所以我们主张在平等的状态下,与家庭共同配合,同步同向地对进行。
2、平等对话
在现实生活中,家园共育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距离和各种不协调,效果必然受到影响。因此,我园定期向家长举办讲座,由原来的
教师一言堂模式改为百家争鸣式的茶话会。其目的就是拉近和之间的距离,让他们在平等的对话中产生共鸣,从而消除隔阂,有效解决中出现的问题。例如,在召开本学期新生家长会时,有家长把开学初新生的哭闹现象及每班只有两位照料不过来的现实问题提了出来。提出的解决方法是请们送孩子入园后即全部回避,新生哭闹一会儿自己会停止。这是我们长期工作出的经验。而部分家长则提出:是否可以将班中的家长全部编号,在开学的头两个星期中按编号进班共同照料,时间由长逐渐缩短,像断奶一样慢慢让孩子适应。这样一则消除孩子的陌生感,二则多些人手照顾,教师也不至于手忙脚乱而出现开学前的“紧张综合症”。此点子一出,马上得到了和们的响应,这就是平等对话的魅力所在。
二、主张家园互动合作
“互动合作”是瑞吉欧教育取向的一个重要理念。瑞吉欧主张:儿童的学习不是独立建构的,而是在诸多条件下,主要是在与和、同伴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在互动过程中,儿童既是受益者,也是贡献者。可见,只有家园的互动合作,才可能带给儿童最好的经验。
在开展班级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就很好地利用了家长资源,让全情地投入到教育活动中来协助完成教学任务。如在主题《蔬果舞会》活动中,我们首先把主题教学的和网络图醒目地展示在过道的墙壁上,让和孩子先有目的地进行关注,然后再设计一些情况调查表,每个家庭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进行图文记录。如:和孩子一起观察、探索过哪些蔬菜、水果?在观察探索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是怎么解决的等等。把这些图文资料收集整理,孩子们通过互相交流、学习得到的效果是一两个靠说教的方法所办不到的。
三、主张亲职
为了充分挖掘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在每学年期初我们就对家长的兴趣、特长、工作特性等进行全面调查。根据家长的这些特点,我们有意邀请某些家长到幼儿园当“”设计组织活动或给幼儿表演等。教育资源犹如新鲜血液注入到园中,使孩子们觉得非常好奇,感觉很特别,学习的兴趣也随即大大增强。在“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时,我们就邀请了陆昊星的爸爸来园为孩子们展示军队的生活片段。那天,陆昊星的爸爸一身戎装,英姿飒爽,引得孩子们一阵阵惊叹“原来只有在电视里见到的解放军,现在我能摸得到了。”在崇拜和敬畏的心情下,孩子们非常专注地投入活动。“
立正”、“稍息”,队列练习进行得有条不紊,连平日里最顽皮的孩子也收敛了起来,每个动作既神气又精神。接着是教孩子铺床叠被,方方正正的被子,毫无褶皱的床单,孩子们看着新奇,学得有滋有味……又如请心灵手巧的“妈妈老师”来园表演制作纸花,请退休在家的“爷爷老师”讲解如何保护牙齿……通过来自各个行业的“”带来的丰富多彩的素材,使孩子们开阔了眼界,获得一些社会知识和经验,促进了认知和社会性发展。
四、主张创新沟通方式
沟通是架起家园共育的桥梁,良好的沟通方式不仅能增进和老师之间的信任更能融洽彼此之间的感情。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方式有很多,最常用的是家园联系手册,家访、开放日及利用接送幼儿交谈等。但我们新尝试的利用电脑沟通也别具魅力。随着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进驻千家万户。那么作为一名,能经常利用网络直接与孩子的父母进行交流,孩子的父母就能十分详细地了解他孩子的在园情况,而也能准确地把握孩子在家的表现,我们彼此都觉得这样的交流既具体又贴心。对而言,在家中能看到老师发来的邮件,甚至是利用语音聊天听到的声音,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呀!这样的沟通既时尚又便捷,能更好地推动工作的开展。总之,我们呼唤的是不拘泥于形式,有创新的沟通方式。同时我们还认为只要是有效的沟通,即便是在常用方式上的一点小小变化,也就是创新。例如在“家园联系册”上画上一张笑脸,表示对孩子的鼓励;画上一翘起的大拇指表示“你真棒!”虽然只一点差别,但孩子却非常渴望看到这样形象的话语。这无形中既增强了家园的沟通密度,又显现出沟通的成效来。
五、主张办好宣传阵地
我园宣传的主阵地有两个,一个是“家长园地栏”,另一个是家园小报《七彩桥》。在“园地栏”中,我们时时以新引人,如创新栏目、更新版面、增加互动内容等等。其中“互动内容”主要是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提出各种家庭教育讨论论题,再有针对性地吸引家长积极参与讨论,并将好的文章张贴在联系栏中,或者就是选入《七彩桥》中作进一步交流,达到的效果,促幼儿的发展。从今年起,我园有了自己的一份家园小报——《七彩桥》,每年四期,自发放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七彩桥》虽是一份小报,但栏目颇为丰富,有“天地”、“宝宝日记”、“星星闪烁”、“家长手记”……家长普遍反映稿件质量高,内容丰富,是的好参谋。
六、主张科研促共育
在家园工作中运用教科研手段是我园的新思路。在我园开展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的研究》这一总课题中,就涉及到如何开发和利用的资源这个问题。为此,我们将课题内容细化到每一项具体的活动中,让有目的、有地参与进来,从中和我们一起发现问题,经验。通过教科研手段,真正把资源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从而达到共育的目的。
总之,对于家长工作就是赢得一个家长就等于赢得一百个家长,放弃一个家长就等于放弃一百个家长。在儿童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我们只有充分发挥利用这个有效的资源,才能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只有进一步拓宽工作渠道,努力发挥的主动性,才能密切家园关系促进家
园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