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无为 品书香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04 > > 详细内容

浅谈幼儿园数学生活化_幼儿的数学思维

浅谈园数活化

 大连市甘井子局园 王秀波

一、园含义

幼儿园数学教育是通过直观教具,使幼儿从具体材料和游戏活动中进行抽象,由外部的感知活动内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并用语言促进思维,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的教学活动。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决定了园对发展的重要作用

是指幼儿在或成人的指导下(直接指导或间接影响),通过他们自身的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以及空间关系(包括数、量、形、时、空等几方面)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并主动探索的过程,是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 

 二、的思维特点

    幼儿期思维发展和趋势是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尚处于萌芽状态。幼儿学习数学,主要通过四个阶段,即实物操作——语言表达——图像把握——符号把握,从而建立数学的知识结构。 每一次活动都必须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逐步过渡,这说明的学习不是通过一两次活动就能完成的,而且必须经过长期训练才能达到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重视集中

活动,更要注重在生活中引导幼儿学习并运用到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也是《纲要》倡导的教育理念。同时要为幼儿创设运用数学的环境。在幼儿的一日生活里,到处充满。早上按时上园(时间);来了多少小朋友 ,有多少碗,吃多少食物(量);玩什么样的玩具(形状);排队(序列)等等。的目标,便是将幼儿在生活中零散的数学经验组织起来,形成系统的具有严密逻辑的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

三、实施途径

《纲要》中明确提出了的四个方面的目标:

1、教掌握一些初浅的知识;

2、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的学习兴趣;

4、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对进行数培养的 :

一、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机会

1)、在幼儿早入园后,请一名幼儿点数幼儿人数,一名幼儿点数幼儿的牌数并加以比较。教师有针对的让每个幼儿都能轮流到,既让幼儿练习了点数对应比较又使了解了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有针对性的指导。

2)、让通

过报数的形式进行联系。我们班的幼儿能流利的从1报到30,这里面还有注意力的培养。并让幼儿从不同方向报数,让亲身体验到报数的方向不一致,报的数也不相同。

3)、为幼儿编上学号,并在晨检袋的插牌位置写上幼儿的学号,这样幼儿在入园后将牌插在有自己学号的晨检袋中,当幼儿都认识了自己的学号后,便有意识的将学号是一位数的和两位数的幼儿互换,这样在晨检中对数字变产生了兴趣而且轻松的认识了数字。

4)、幼儿午睡脱衣服时,总是边说话边脱衣服,那如何让幼儿能快速脱衣服了?我想了一个事半功倍的方法:小朋友脱衣服比赛,第一名就拍老师肩膀一下,第二名拍老师两下,并说:“我是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依次进行。小朋友兴趣可高了。第二天,可以摸老师的头发,也可以让幼儿自选摸脸、捶背、拍手等等幼儿喜欢的动作。这样使在玩中练习了点数、序数并增加了师生之情。

5)、让幼儿做老师的小助手,请小朋友帮老师分发学习用品。例如:分手工纸或画纸,便请每组一个幼儿先数一数自己组的人再按自己组的人数数出相应的纸张并分发给每个。

6)、不断变换幼儿上桌的人数,有时是每桌不能超过8人,有时不能超过5人, 这样为提供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机会。

我想生活中有很多学习运用知识的机会,要积极去思考创造。

二、充分运用多元智能教材

多元智能教材中的都是在生活活动中潜移默化的进行的。在方面,有摆碗筷则涉及计数、一对一概念,收碗筷则涉及分类概念。冲饮料有水的量。例如:在

活动秋天的树叶,我和孩子们到公园捡树叶回到活动室后,我们先统计自己捡的树叶数量,然后分类 ,统计每种树叶的个数,整个活动整合了与其他领域的知识。让在兴奋、热烈的实际经验中理解数学,使数学不再是枯燥的纸笔作业了。总而言之,在多元智能活动中数学活动不但但是一节单一的数学活动而是数学和其他活动的整合课程,特别注重在生活中进行学习。

三、在活动区活动中,通过活动材料促进自主学习

 例如:高低瓶排序(见图)。最开始是教师在瓶中注好水,幼儿通过视觉将瓶子按水位高低由低到高排列整齐。活动几次,发现大部分幼儿已能排列成功,这时这个活动对幼儿来说已没什么挑战可言,这就需要教师调整活动目标。教师将小瓶中的水全倒入大瓶子,并为幼儿准备了一次性玻璃杯,为幼儿自己倒水准备了条件,幼儿马上对这个活动充满了兴趣,有了探索的欲望。还为准备了

小抹布,当水洒时,可以自己收拾。这样不但提高了幼儿手眼协调力而且还培养了幼儿的自理能力。活动几天后,教师发现一部分幼儿已能按照图示来注水,教师便又增加材料,调整目标。开始水是一种颜色的,现在教师又增添蓝色和黄色两种颜色的水,提供上面分别贴着1——10个圆点的瓶盖。暗示幼儿根据水位的高低配瓶盖 这样既增加幼儿视觉辨别力,又能使幼儿在玩中探索按规律排列和数序。因为幼儿需要从外界获得新的探索需求,所以在幼儿的活动中根据幼儿活动的情况逐渐丰富原有材料,使的探索活动延续下去。又如:喂动物、串珠子、夹夹子
在这些活动中幼儿进行了点数、排序、分类和有规律排列和几何图形拼摆。还有在认识几何形状时将几何形状放在触摸箱中让通过触摸来感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