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04 > > 详细内容

孩子:玩比什么都重要_专家观点

        班、电脑班、书法班、班,4岁的小男孩聪聪在某园除了正常“上课”外,一周7天时间里,还要上4个兴趣班。几乎每天都要下午5时半以后才能回家,比一些中小放学时间还要晚。

    “现在不但中小学要减负,教育也需要减负。”市局园副园长杨南萍认为。据有关单位调查显示,有八成以上的孩子“学艺忙”,但出于孩子自愿学的不到三分之一。

兴趣班抹杀兴趣

    英国专家指出,父母对幼儿进行过度智力开发,不仅不利于幼儿的成长,而且有可能损害孩子的健康。据前不久中华医学会对全国60所各类幼儿园中700名学龄前儿童所做的睡眠时间抽样调查显示,65%的因学习任务过重,每天睡眠不足9小时,尤其是即将入学的儿童,睡眠时间更少!

    很多孩子的课余时间都被各种兴趣班安排得满满当当,几乎没有时间自由玩耍。这种强制性的文化知识,往往会挫伤孩子的求知兴趣。

拔苗助长的后果

    中国古代《伤仲永》的故事,告诉我们“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道理。杨南萍说:“现在都重视对的早期教育,而何谓早期教育?它的本质特点是在0~6岁人脑迅速生长发育期,给孩子以丰富有趣的生活,提高人的基础素质,这是与普通的根本区别。”

    但不少把早期教育等同于智力技能,这对的发展并不利。对于3~6岁的孩子,重要的是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乐群、自信、健康的心理。几个字、几道题、几个单词的学习,不但不能让孩子掌握到更多的知识,很可能还抹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这是得不偿失的。

尽情地玩也是

    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是他们学会认识世界、理解社会、关注人生的开始。例如丢手绢这样一个简单的游戏,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认识到:几个人在一起玩,就要有一定的规则,没有规则,游戏就难以进行。如果有谁违反规则,他就必须被劝阻,否则,就要出局。

    孩子天性好玩。一个废弃的饮料罐可能成为男孩的足球,在脚下踢上一二十分钟;一张大人写过的稿纸可能让女孩子折来折去。“孩子对玩的要求并不高,只要给他们一点时间、一点空间,三两个伙伴,他们就能乐此不疲,尽情地玩,”杨南萍说,“孩子的玩就是孩子的工作,我们的工作就是教会孩子怎样玩。”园老师是孩子们的玩伴,不仅陪孩子玩,还引导孩子玩。在乐中教,在玩中学,真正把教与游戏、学与玩联系起来。

    今年创办正好50年的市局幼儿园每天幼儿入园的第一件事便是放下小书包,参加早锻炼,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大雪纷飞,从未间断,特别是体育活动都有专门的督查和记录,保证孩子们有足够的体育运动时间。在该幼儿园,孩子的一日生活,一日游戏就是教程。玩沙玩水、滑滑梯、荡秋千、拍皮球、跳格子,在孩子玩的时候,陪伴和鼓励“玩”,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民主的环境。该园园长张洁说:“孩子们在玩耍中表现出来的动作协调、灵巧,性格活泼、开朗、善于和其他小朋友交往等优点,得到了广大的一致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