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03 > > 详细内容

圆 外_高中生作文

 

[话题精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
  宋朝大文学家苏东坡读到王安石的《咏菊》诗"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后,很不以为然,心想菊花敢与秋霜鏖战,至死焦干枯烂,并不落瓣,于是随手写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后来苏东坡调任黄州团练副使,在重阳节后的一天步入菊园,只见满地铺金,枝上已无一朵菊花,到此方知,同为菊花竟也有落瓣与不落瓣之分。
  看来,说话做事都须细致全面地了解情况后行动,切忌以偏概全。
  请以"苏东坡的错误"为话题写一篇。
  要求:
  1.要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只要与话题相关即为符合题意。
  2.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
  3.题目自拟。
  4.不少于800字。

[话题精析]

  同一件事情,对于人的启示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多角度思考。多角度思考涉及求异、聚合、顺向、逆向、纵向、横向等多种思维形式,涉及知识水平、生活阅历等综合素质,它是萌发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也是立意新、深、高的关键。"苏东坡的错误"使人悟出的哲理是多方面的,比如:认识问题切忌以偏概全;矛盾的普遍性中存在着物殊性;知错、改错、善莫大焉;不要犯经验主义的错误?quot;我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实践出真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多方位思考,选取最佳、最有话说、最能把话说好的角度,深思熟虑,转化为文字,自然是一篇好文章。

[佳作选萃]

圆 外
甘肃 张 雯

  "如果用小圆代表你学到的知识,用大圆代表我学到的知识,那么大圆的面积是多一些,但两圆之外的空白,都是我们的无知面,圆越大其圆周接触的无知点就越多了。"--芝诺。
  社会不断进步,科技迅猛发展、日全食、地壳的形成,厄尔尼诺现象……人类的认识不断提高,但是当我们登上太空船,飞出地球,面对浩涉无垠的宇宙,才知道人类所知道的圆在宇宙中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点。真是天外有在,圆外有圆。
  当然,我们每个人也都有一圆,这个圆不是每个人的知识面。由于人对知识的追求各有不同,圆自然就有大有小。
  "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当苏轼读到王安石的这两句诗,很不以为然,心想,菊花敢与秋霜鏖战,至死焦干枯烂,并不落瓣,于是随手写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后来苏轼调往黄州,在重阳节后的一天步入菊园方知菊花竟也有落瓣与不落瓣之分。
  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才识过人。可是,在仔的圆外也照样存在着空白,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真是学无止境啊!其实,任何人的认识都是如此,一旦超出我们所接触、了解的范围,我们就像是一个新生儿,对世界感到陌生、新鲜,甚至感到有些荒唐。
  有句俗话:"天下乌鸦一般黑。"这是人们的局限所致。现在我们却知大自然竟有全身雪白嘴是红色的白乌鸦。大自然是神秘的,尽管我们有电脑,有卫星,有机器人,有……可面对着大自然的x+y=z这道神秘议方程式却显得微不足道。大自然是变幻莫测的,万物本是同根生,却用千姿万态绽放,我们不可能提示所有的奥秘,开启所有的知识大门。但是,人的脚比山高,人的眼比海阔,我们站在无数的巨人肩上一定会看得更远。
  眼前,我们的竞争靠速度,这也就如百米冲刺,谁跑到最前边谁就是冠军。我问大家,想拿冠军吗?非常想!好。我们要跑在世间的最前头,就要努力扩大自己的圆,不轻率,不狂妄,不断地探索未知的世界,力求避免苏轼式错误。我相信,我们的圆会更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