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前两只更强”_校园文学
这是发生在小学手工课上的一件事。
一上课,要求严格的女就布置说,每一个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特长动手做一件小手工作品。爱因斯坦想了一会儿,决定动手设计制作一只小木凳。
时间过得很快,下课铃响了。小伙伴们纷纷把自己的得意之作交给老师,什么剪纸呀,泥塑呀,木刻呀……摆满了讲台。
而爱因斯坦呢,却无法按时交给手工作品。望着累得满头大汗的男孩,老师破例地同意他明天再交。她深信,像他这种成绩很好的学生,一定会制作出精致的作品。
第二天上课时,爱因斯坦高兴地把一只小木凳交给了老师。这是一只做工粗陋的凳子,其中有一条凳腿还偏离了原来的位置,钉得歪歪扭扭的。女老师原本充满期望,现在一下子变得很失望。
她极不满意地问大家:“同学们,这样蹩脚的小木凳有谁见过吗?”
话音刚落,整个教室轰地响起了一阵嘲笑声。
“依我看,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这更糟糕的小凳子了!”女老师越说越生气,两眼直瞪着爱因斯坦。
然而,男孩并没有胆怯地坐着,一声不吭,而是迈着大步走到了讲台的前面。
“老师,您说得不对!我能找到比这更差的凳子。”他涨红着脸,语气十分肯定地大声说。
小伙伴们顿时安静下来,几十双眼睛疑惑地看着爱因斯坦。
只见他很快地返回座位上,像变戏法似的从自己的课桌下面拿出另外两只小木凳,它们的模样更加难看。
“同学们,我现在手上举着的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制作的小凳。”男孩解释道,“刚刚交给老师的是第三只,尽管它不是那么好看,无法令人满意,但总要比前两只更强。”
此时此刻,课堂上再也没有谁笑了。同学们变得肃然起敬,向爱因斯坦投以钦佩的目光。站在讲台上的老师脸上掠过一丝愧疚的神色,随后向这位优秀的学生挥了挥手,请他坐下。
爱因斯坦从小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脚踏实地的人。
摘自《小学生阅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