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03 > > 详细内容

阅读理解的技能(2)_CET阅读

二、 预 测
预测作为一种思维活动,是指对未来的推测,它不是盲目猜估,而是根据已知对未知的逻辑预测,因此,它必须有据以预测的前提,即已知信息,就是已读到并理解的语言。在阅读中,能否积极进行预测,直接影响到阅读理解的质量和深度。不善于边读边进行预测的阅读不是积极的阅读,不可能比较全面地把握短文的篇章结构和语义层次,而对作者的思
想脉络、观点态度及短文的深层次含义,则只能流于一知半解。这样,对于难度较大的文章,读起来就更是如坠烟云,碰到推理型理解题,则往往无从下手。
六级考试中的阅读短文都是较难的文章,因此阅读时一定要善于在理解已知信息的基础上对随之可能出现的信息进行积极预测。预测时,应学会借助主题句、关联词语等篇章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如,有一篇短文以这样一句开头: many people believe the glare from snow causes snowblindness.yet…这里根据表示转折的关联词yet,预测到下面可能出现的是主题句,又必然要否定本句中许多人的观点,即snowblindness(雪盲)可能由glare from snow 以外的其它原因引起。原文紧接着的是:yet,dark glasses or not,they find themselves suffering from headaches and watering eyes,and even snowblindness,when exposed to several hours of“snow light”.
据此主题,我们可以比较有把握地预测到下文将着墨于引起“雪盲”的真正原因。
但预测不一定总是正确,它需要在继续阅读中予以肯定、否定或修正。上例中下文的内容与预测相近,表示理解过程正确。如预测与下文不一致,则有两种可能:①对前面内容的理解有偏差;②据以预测的那部分语言可能有多种不同理解,因而可据以作出多种不同的预测。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有必要重新审阅前文,或纠正理解偏差、或领悟其中特殊含义,调整理解思路。
预测有顺向预测和逆向预测两种,上面两例均为顺向预测。所谓逆向预测,实为预测的一种特殊形式,应用于已知下文要推知上文的场合。如: the railroad was not the first institution to impose regularity on society,or to draw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precise timekeeping...
根据本句,我们可以预测到文章下面要谈的是铁路设施以外的引起社会重视计时、守时的other social institutions。同时,我们还可以反过来推知文章前面论及的可能是铁路作为一种social institution是怎样impose regularity on society从而使人重视precise timekeeping的。
阅读中积极运用顺向和逆向预测,除上面谈到的能提高对文章的理解深度外,还可帮助我们读懂本难以读懂的章节,因此,这一方法对难度较大的六级阅读考试来说,尤为重要。 三、 判 断
人们的各种思维活动都离不开判断,阅读理解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不断根据语言进行判断的过程。在阅读中,我们有时需要对文章内容的正误作出判断,有时需要借助上下文对个别词语的大意作出判断,有时需要根据关联,对上下文进行预测性判断,有时需要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判断得出结论,有时还需要对作者语气态度、思想倾向作出判断,等
等。可以说,判断贯穿于阅读的全过程,也渗透在各种阅读微技能中。
例1.判断推测句中omnivorous一词的大意
she has a wide interest and is an omnivorous reader.根据句中她“兴趣广”这一上文和被修饰的reader一词,可大概判断omnivorous具有“兴趣广、什么书都喜欢读”等含义。
例2.根据前文,判断下文
laziness is a sin,everyone knows that.nevertheless...
a.laziness can actually be helpful 
b.laziness is a sign of mental illness 
c.laziness is immoral and wasteful 
d.you must be careful when you see someone lazy 
根据第一分句的语义倾向和nevertheless一词,我们可得出这样的判断,即下文要谈的内容必然与之相反,即谈论laziness也有其有利、肯定的一面,故a最有可能。
四、 归 纳
阅读是一个理解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不断归纳的过程。归纳与演绎相反,它是一种由特殊(个别)到一般的概括,从阅读理解角度说,所谓个别即具体细节,所谓一般即章节段落的大意或主题,归纳是由特殊细节推向一般主题的概括过程。从语义角度说,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就是一种上下义关系,我们可以借助上下义关系来领会掌握并运用归纳这一方法。
五、 推 理
阅读除了需要理解文章的字面语义外,更需要透过字里行间领悟言外之意及作者的语气、态度,这就要求读者具有一定的推理能力。推理是一种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对读者的智力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推理即从已知事实出发,通过推测判断,论述未知事物存在、发生、发展、变化的可能性,推理要求以事实为依据,严格尊重事实,以保证作出的推论有理有据,合乎逻辑。推理与上的推导极其类似,我们把有关的文字作为已知数,推理的前提就是阅读到的有关文字——可能是短语或句子,也可能是整个段落甚至整篇短文。读者必须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从字里行间悟出合乎作者本意的言外之意。推理的结果应是既来自于字里行间、又高于字里行间;既符合原文实际内涵,又超越实际内涵;既基于已知事实,又不仅仅是已知事实。正确的推理要求:
1)忠于原文,切忌用自己的观点取代作者原意;2)注意作者遣词造句的特点和倾向,客观推测作者立场、观点和写作意图;3)由同一已知事实可推出不止一个正确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