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LNG试点工程《预可研》中若干问题探讨_化学与化工论文
摘要:作者建议广东lng试点工程将lng作为单一气源,输气主干管一期将原深圳首站和珠海首站之间铺设管线连通起来.变“u”形为“o” 形。珠江三角洲九个城市均从一期即用lng:lng接收站的规模第一期仍维持预可研的500万吨/年。第二期改为增加300万吨/年。总规模600万吨/年。城市燃气必须保证全年365天全天侯连续供气。
广州市煤气公司既是接收站和输气干线(以下简称站线)的中外合资公司股东之一、同时又是珠三角城市燃气的最大用户之一。既是业主、也是直接消费者。地位特殊。因此我们对于《预可研》中的预测数字和工艺参数额为关注、比较深入地进行了研究、本文便是探讨之一、不当之处请给予指正。
1关于lng和南海天然气两种气源问题
《预可研》称:lng规模一期300万吨/年、二期增加200万吨/年。达500万吨/年。输气主干线从深圳大鹏湾的秤头角接收站(或后备站址)经坪山至东莞、广州、佛山末站,全长215.4公里;另敷设海底管至香港,全长共130公里。供应深圳、东莞、惠州、广州和佛山等五市的城市燃气、工业用气、电厂(包括新建和油改气电厂)以及香港用气。二期同时从珠海横琴岛登陆南海天然气、规模15亿米3/年(折106.7万吨/年)、输气主干管从珠海横琴岛至中山、江门、佛山末站,全长181.7公里。供应珠海、中山、江门和肇庆等四市的城市燃气约5亿米3/年、尚余10亿米3/年供佛山市,并将该市的一期lng的供应量减少(一期原供24.48万吨/年,二期减至9.97万吨/年)改为供应南海天然气。
由此可见、《预可研》把南海天然气作为供应珠海、中山、江门、肇庆和佛山等五市的主气源,但是《预可研》只提供了lng的特性,没有提供南海天然气的特性,两种气源的首站输出压力也不同,lng接收站天然气输出压力8.0mpa、横琴岛天然气输出压力5.5mpa .
据有关资料介绍、莺歌海盆地和琼东南盆地蕴藏着丰富的大然气资源。已经投产的只有莺歌海崖l3—1大然气田。可采储量900—1000亿米3、1996年1月开始输往香港用作发电燃料29亿米’/年、海南省用作化工原料和城市燃气。5.5亿米’/年。签定20年供气合同。此气源已无余量供其他用户。有希望的钻井仍在勘探和规划之中。将来供给用户的天然气特性如何?是否要处理加工才能与进口的lng互换?仍是未知数、何时能投产尚不确定,而广‘东lng试点工程预可研将南海大然气与国际贸易的lng相提并论,作为同 —管网的两个气源之一、依据不足,欠妥当。我们认为:广东lng试点工程应以lng为唯一的气源、分为两期建设。南海天然气只作为潜在的备用气源,可列入《可研》的范畴。除了要落实南海天然气来源,还要研究混气设施投资的技术经济分析。
由于两种不同的气源变为单一的lng气源,那么·卜列新的方案、可供探讨:
(1)将原定二期用南海天然气的珠海、中山、江门、和肇庆等四城市以及二期用lng的惠州市均提前到一期即供应lng,珠三角9个城市的城市燃气同时进行可研和规划建设,迎接天然气的到来。
(2)由于广东城市燃气管道化程度很低,而燃气管道化的普遍发展规律是难以高速进行的,若不从现在就开始推动管道化进程、lng接收站建成后,将会有很长的城市燃气用户发展时间,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难以较快体现。所以、我们建议各中心城市应将所属各县级市、镇纳入其统一的城市燃气管道化规划范畴,并在一期开始实施。如:广州的花都市、从化市、增城市和番禺市应在广州市政府的统一规划下,同时列入天然气一期工程、并在近期开始燃气管道化的工程项目。
(3)输气主干线不再分为两朗建设(总长397.1公 里)。 一次建成、将lng主干管原佛山末站改为中间 站、主干管延伸、末站南移至珠海。主干管建成之日、 既是珠三角九城市同时启用lng之时。
(4)主干管布局上,将原“u”形枝状,改为珠海末站与深圳首站联通起来变成“o”形环状、这是理想的环网供气格局,改善了供气状况和可靠性,避免了主干管上如发生局部故障可能影响大面积或全线断气的情况。重新以环网进行水力计算和管径的选择。
(5)考虑到潜在的南海天然气上岸并入管网的可能性,设计lng环状管网时在珠海菜管段上预留接口。
2关于lng接收站的规模问题
《预可研》称:接收站一期规模300万吨/年,实际周转量328.21万吨/年。二期规模达500万吨/年、实际周转量551.02万吨/年;同时增加南海天然气15亿米3/年(折106.7万吨/年)、但不计入接收站的周转量。
正如上述的第一个问题改变两种气源为一气源、则lng接收站的规模应作相应的调整。
参照《总体预可研》表1“广东lng项日总气量需求表”。经过如f修正:①将原属二期供气的肇庆、江门、中山、珠海和惠州等五市提前至今年开始供应lng;②改正惠州电厂今年用量;③香港中华煤气公司自今年开始是每年曾加10万吨;整理成“调整后的lng用量汇总表”、见表2。
表中的数据均是预测值、预测准确与否,与签定照付不议合同量之间的差距有多少?难以估计,尤以城市燃气项目用气最为明显,因为它与气化人口、耗热定额、发展用户速度、置换为天然气的速度和各类(家庭、商业、工业)用户的比例等预测用气量的参数如何选定有关。以广州市为例,预可研中的置换速度“20仍年16万户,今年24万户,今年11万户”.这样的安排太乐观了。根据国内的经验,每年以10万户的速度置换已经很理想,随着置换经验的积累和组织工作的改善,往后的置换速度可能加快。又如今年广州地区(含番禺市)用气量为23.46万吨,折2.93亿米3,年平均80.1万标米3/日,据我们目前掌握的资料,今年达不到此值、由此可推测一期的lng用量有‘水分”,需打折扣。另外,lng工程投产初期各类用户都有一个适应磨合期,很难完全避免不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
我们认为lng接收站一期仍维持300万吨/年的 规模、将二期用气的五个城市提前到一期,仍是足够 和合理的。第二期将南海天然气106.7万吨/年改用 lng、原增加200万吨/年调整为300万吨/年,总 规模达600万吨/年。
3关于lng接收站和输气干线全年365天不间断供气问题
《预可研》称:(1)按规范要求lng接收站和输气 干线年操作日均为350天。(2)接收站内ing储罐容积 的计算公式为vs=vt十nq,式中vt为lng运输 船的容积(13.6万米3)、n为最大不能靠泊卸船间隔天 数(取5天)。q为平均日输出量。求得一期需建容积 为13.5万米3的lng储罐2座,二期再建1座10万米3。共37万米3。
电厂和24小时连续生产的工厂因每年(或隔年) 需安排停产大检修的时间,设计时都规定年操作日。 电厂因类型不同、年利用时间在3500—5000小时范围 内,惠州电厂在预可研中选定为4000小时、每台机组 小时耗lng量乘以4000小时即为年耗用量, 日耗用 量则以14小时计算。其他工厂一般规定年操作日为 330天。只要站线与用气电厂和工厂双方协调正常的 检修、统筹安排,站线年操作日350天可做到互 不影响。即使电厂和工厂因突发事故等原因lng供 应中断而造成停产,其影响范围仅局限于电厂和工厂。
然而,城市燃气供应的家庭和商业用户,不同于 上述情况,必须保证全年365天全天候不间断连续供 气。否则,可能造成严峻的社会问题,这也是城市燃 气气源厂之所以设备备用较多、而设备利用率较低的 原因之一。城市燃气的用气负荷不均衡,具有冬季高 峰夏季低谷、一日三餐高峰等特点(简言之,即使全 年365大连续供气、如果高峰用气时不能满足,也可 能导致大面积的用户用不上燃气),还具有用户和用气 量逐年增加的所谓渐增性,以及供应范围大、管网长、 涉及千家万户等特点构成了城市燃气供应的特殊规律。 由于站线年操作日是350天、而不是365天,给城市燃 气供应带来严重的困难,这是非解决不可的问题,可 惜《预可研》中并无论及。
国内上海市已于1999年4月开始输入东海平湖气 田的天然气用于城市燃气,设计天然气供气量120万米3/日,年操作日355天。400公里海底输气管,从 浦东新区上岸。设计采用建设液化天然气工厂的方案、
解决10天的应急备用气源(据资料介绍美国有许多这样的lng工厂用作调峰储存)。方法是:用气低谷时。将平湖天然气预处理和低温(—162℃)液化、生产规模为174米3/日液化天然气,储存于2万米’低温储罐中。需要时、使之再气化(气化能力7万米3/小时天然气)、输入城市管网(引进法国技术)。这样的措施是要较大投资和一定的能量损耗为代价的、可见上海市政府对确保全年连续供气和高峰供气重要性的认识程度。上海平湖天然气的供气规模可视为与广州相似。
国外日本大版煤气公司于1972年开始进口lng、自1975年开始改用lng取代人工煤气、至1990年完成置换为天然气的工程。据该公司年报,1997年度:用户608.3万户,其中家庭用户578.6万户,占95%。lng多点采购.年进口总量530万吨。年销售燃气(lng再气化之后以lpg增热,热值为11000千卡/米3)66.06亿米3,各类用户销售比例为:家庭32.8%、商业12.6%工业(主要是电厂)47.9%其它6.7%。拥有三个气源厂,即①泉北lng接收站,供气能力2562.3万米3/日;lng储罐21座。总容积158.5万米3。②姬路lng接收站,供气能力905.4万米3/日,lng储罐7座,总容积56万米3。③北港代天然气厂,生产能力200万米3/日,以石脑油、lpg为原料。大阪煤气公司的供气范围、各类用户比例、资源和lng进口量等情况可视作与广东lng试点工程相当。
上述国内和国外两个煤气公司都是百年以上的老店,其经验对后来者很有启发,值得借鉴。
采取什么办法解决珠江三角洲9个城市需要储备15天甚至更长时间的用气量呢?可以有两种思路、其 一是各城市各自寻找解决方案、所谓“各自为战”.建 立自己拥有的储罐或其它备用气源厂(对已经有制气 厂或代大然气装置的城市或许容易些)。其二是在建设 接收站的同时就将供气范围内的所有城市作为一个整 体,从增加设备台数和储罐座数,组织生产,合 理统一调度等方面,总体集中统一解决;虽然局部年 操作日350天,但轮流检修设备,接收站对外供气年 操作口则是365天连续无空档期。换言之,接收站担 负各类用户的季节调峰和农历除夕特殊高峰甚至日调 峰以及各城市15天备用气源的任务。我们认为整体解 决的方案肯定优于个别自己解决的方案。如有必要可 做技术经济论证。
对比大阪煤气公司和广东lng试点工程,两者进 u lng量差44多。大阪煤气公司lng储罐的总容积 达到214.5万米3、后者仅37万米3、两者实在太悬殊 厂、前者可谓万无一失,后者则几无余地。预可研中 求lng储罐容积计算公式的参数选择是否太简单和理 想化。例如.最大不能靠泊卸船间隔天数因为是船边 交货方式而仅选定为5天(文字说明列出了许多影响 因素、但没有被考虑),究竟如何选定lng储罐容积, 需要进一步探讨。例如、起码还要考虑:(1)船上交货 的可能性;(2)几种船容与储罐的卸货操作关系;(3) lng储罐的检修周期;(4)预留发展的用地。
据资料介绍美国天然气输气干线采用多管的办法、 保证供气的连续性和可靠性。环状管网虽然可靠性有 所提高,但仍未能确保长期连续运行,因此仍有必要 考虑采用双管或者其他更好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