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02 > > 详细内容

小区保安触犯来客隐私权 进小区不登记行不行_房地产资讯

    前不久,成先生到某小区看望朋友,但一进楼便受到保安阻拦。保安要求成先生进行登记,但成先生表示自己来访是私人行为,登记容易泄露个人,触犯自己的隐私权。因为进不了楼,成先生与保安发生冲突。

    而在不久前,城管部门在街头曾查获贩卖国家机关及车主信息的小贩。记者采访得知,这些信息的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消费者在买车、买房、买保险,办理各种会员卡、优惠卡、银行卡,或者去医院看病时,往往会填写真实详尽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又常会因为商家的管理不善或者恶意泄露而被盗用。二、消费者在参加各种展会领取入场券或办理参展卡时,求职者参加现场招聘会的时候,均会留下个人信息。三、申请邮箱、注册进入聊天室、游戏厅时填写的个人信息都有可能被泄露。网络上的一些“间谍”病毒,不仅可以收集用户访问过的网站等,甚至还可以盗取用户银行账户密码。

    就此类事件的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法学家及律师。

    问题一:小区保安或者物业是否可以要求访客登记?

    中国人民大学民法学专家杨立新教授:从维护安全的角度讲是可以的,但在这个问题上要有个度,比如说可以要求访客登记名字,然后找业主进行核对,这样既可以保证住户的安全,出问题也有迹可循。电话、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等属于个人隐私,不适于进行登记。如果保安这样要求可以予以拒绝或者投诉。

    问题二:泄露或贩卖他人属于什么行为?

    大地律师事务所方宇律师:这类行为应该属于侵犯他人的名誉权与隐私权,受害人可以通过诉讼来解决问题。但在司法实践中,此类纠纷的举证有一定难度,所以提醒大家尽量不要将自己的身份证等资料外借,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法制晚报·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