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主页 > 实用文摘 > 教育文摘_01 > > 详细内容

公民依法享有批评建议权_八年级政治教案

公民依法享有批评建议权

 教学过程

 通过对法律知识的初步学习,我们都懂得,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我们可以诉诸于法律。但你是否听说过公民依法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人民监督权”?

 投影:人民监督权包括(1)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2)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3)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可以依照国家赔偿法取得赔偿。

 今天,我们来学习人民监督权的一种:公民依法享有批评、建议权。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什么是批评、建议权?(生答略。)

 公民享有批评、建议权有什么重要意义?

 生答:使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勤政、廉洁,使政府取信于民,使国治久安。

 我国法律是怎样保障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呢?

 生答:除了宪法第27条规定……第41条规定……外还有刑法等法律规定加以保证。

 在历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我们常常会从新闻报道中看到,人代会代表、委员在会上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共商国事,审议和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印证了我国公民在充分行使法律赋予自己的批评权、建议权,我国的民主制度、法律制度日臻完善。

 公民的批评、建议权非常重要,除了法律保障外,还有制度保障。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问题:

 我国公民享有的批评、建议权有哪些保障制度?

 生答:代表联系群众制度;信访举报制度;新闻监督制度;其他监督制度。

 这些制度是怎样起保障作用的呢?

 我们先来看: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各级人大代表从人民群众中来,上传群众的呼声建议,下达国家的决策、大会精神。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恰似一座桥梁,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思想、好建议、好方案汇集起来,用于管理国家事物、经济文化事物、社会事物上。

 例:九十年代初,地处北京西郊的某学院因位置偏僻,门前无公共汽车停靠站,师生出行不便。该学院系李教授时任北京市人大代表,在听取了师生们的意见和建议后,李教授在人代会上提出增设站点的议案。有关部门在勘察、研究后决定在该学院门前增设两路公共汽车停靠站,师生及附近居民出行难问题得以解决。

 信访举报制度

 1999年,震惊全国的厦门远华特大走私案告破。你知道此案最初是如何被揭露的吗?是一封长达74页的举报信!据统计,在全国查处的大量违纪案件中,有90%以上的案件线索是通过信访举报渠道获得的。

 信访举报制度,是公民行使宪法所规定的提出批评、建议、申诉、控告和检举权利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人民群众监督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具体而有效的方法。

 新闻监督制度

 播放录像:焦点访谈片段

 提问:为什么老百姓爱看焦点访谈、新闻调查,而有的人有的部门惟恐避之不及?

 生答:这些新闻节目对一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腐败现象、不正之风、社会上的违法行为、丑恶现象,进行了有力的抨击,老百姓欢迎,违法违纪的人害怕。

 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多种新闻媒体实现的新闻监督,是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事实上,我国众多的新闻媒体的新闻线索都是从人民群众中来的新闻媒体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为公民行使批评、建议权提供了便利渠道。

 其他监督制度

 请你关注这样几种现象:

 北京市“政府定价听证会制度”

 河北邯郸“评议干部制”

 湖南长沙市“群众诤言奖”

 上海市“市长热线”、“市长信箱”

 ……

 由此我们看到,各级各地政府在不断创造新形式、新做法,开拓新渠道保证公民批评、建议权的实现。

 分析说明:

 你所居住的小区里,有养宠物狗的居民带小狗外出时放任狗在道路、草坪上大小便,污迹随处可见。更有一些个头大些的狗,追逐小孩,吓得孩子们不敢外出,居民们对此意见很大,认为有关部门限养措施不得力。小区居民内有一位市人大代表。请你分析说明:

 1.你有权就此事对有关部门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吗?

 2.你提出批评和建议的途径主要有哪些?

 (生答略。)

 课堂小结

 教学手段:

 采用阅读分析、事例论证、录像演示等方式力求适应心理特点,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教师的讲解点播防止学生看问题的片面性、表面化,同时有利于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

 教学中引用典型事例,引导理解教材。

 设计思想:  

 本框内容比较概括,离生活较远,因而在教学中注意选用了一些生活中听到看到的事例和为人熟知的案例,增强的感性认识。对每一项具体保障制度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努力作到形式活泼,突破难点。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