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控制钓组钓线[图] (4) 海边垂钓用具
5) 拉扯张线
基本技巧 - 这是利用母线的乘流性(或水阻)去产生拉紧钓组的作用, 钓手需要做的技巧是利起钓竿竿先的弹性左右舞动(在日本这种技巧叫“尖弹晃”), 让母线离开水面, 然后蛇形地摆放于流头,利用水面张力及阻力对母线的影响, 从而大幅减慢丹锥上母线乘流性藉此减慢丹锥乘流速度, 达到拉紧钓组及打迤晡渐\效.
环境配合 - 清劲至强烈的风, 海面浪涌中至大浪, 水表流向飘忽不定.
晃诱配合 - 采用这种方法钓手对钓组的控制度很低, 所以根本没有相关晃诱配合.
备注 - 这种方法是香港矶钓中很多钓手教导新手的一种方法, 还美其名为 “圈竿圈线”, 但这种张线技巧根本与真正的[圈竿圈线] 技术发明者台湾的李嘉亮先生所发明的技术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李嘉亮先生所发明的圈竿圈线是一种活化丹锥(尤其是藻饵钓中长标钓法) 乘流性的一种突破性概念, 钓手需要经过长时间训练才能掌握, 而这种 “尖弹晃”, 只是一种将线蛇形摆放在水上任其自由飘流的一种简单道系修正/张线技术, 所以如果再有钓手讲及圈竿圈线技巧, 请先弄清楚是否就是李嘉亮先生所发明之圈竿圈线技术, 以免蒙混了读者, 也曲解了原创者的理念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补购回前百多期过期但不过时的垂钓人杂志细看其中玄妙). 说回这种尖弹晃技术, 本人觉得对钓组的操控性太少, 如非必要, 并不推荐使用. 反而于道系修正技巧中用来修改或延长丹锥轨迹时较有用也较常用到.
6) 拉扯张线 :
基本技巧 - 这是利用直接拉扯母线去产生拉紧钓组的作用, 钓手只需要将钓竿拉往心目中方向, 从而将浮波拉后而因为浮波下钓组的水阻作用, 钓组将作出伸展及打斜.
环境配合 - 无风无流的情况下, 或者钓手想刻意将钓饵大幅度上扬时采用.
晃诱配合 - 采用拉动-停止, 拉动-停止的节奏, 令钓饵产生上扬-下沉, 上扬-下沉的节奏.
备注 - 这种方法在矶钓中主要是针对一些波平如镜的黑鲷内湾位钓场时使用, 钓手通常是将钓组远投, 然后不停按节奏慢慢拉往脚边, 从而激发起黑鲷的食欲, 但如果钓场无风无流, 鱼的活性将会降低, 采用这种技巧将是无办法中之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