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语言暴力会充斥网络?
凌晨一点,在一家广告公司做策划的Lily还在为工作而忙到焦头烂额。这时,同样在为工作而忙的好友灵丽在QQ上向Lily发来问候信息。结果,两名工作到深夜的白领,一改平日的斯文形象,用粗鲁的语言在QQ上骂起了工作,骂起了生活。
发言者:只是感情宣泄
相信爱好上网的网友,都不会忘记几年前闹得沸沸扬扬的“铜须门”事件、虐猫事件等,网友跟帖时,诸如“杀了他们喂猪”、“TMD,是素质低等的人才会做的事”、“不是人是畜生”等狠话、骂人的话也在网络上蔓延开来。而记者登录顺德BBS的网站,论坛跟帖或新闻跟帖的网友留言中,类似“个死八婆”、“他奶奶的熊”这些不良的语言也能看到不少。
家炜是一名在基层工作的职员,他对记者说,在网站上、论坛上看到有人发一些很无聊的帖子,就会留言骂别人是“死白痴仔”。“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只是当时就是想说这么一句粗鲁的话。”
众所周知,看帖已经成为时下很多网友休闲的一种方式,不过,却有一部分人不愿意好好表达自己的反对意见,非得骂爹骂娘才能证明自己的勇气和见解。Q仔就是这样一个人。“跟帖无论说什么,第一句肯定是粗鲁的话,也许是习惯了。”
最可怕的一种现象是,网络不良语言的影响,在生活中也能从部分人身上看到痕迹。明仔是高二学生,他在和男生交流的时候,粗鲁的语言总是脱口而出,他说,男人之间讲这些话很正常,就像问候对方一样。
专家:内心消极面的体现
对此,记者采访了心理咨询师陈祥志,他从心理学解释了网络语言暴力造成的原因。“网络语言暴力其实是一种攻击性行为,是人将内心的愤怒、挫折、不满等消极能量,投射攻击某个对象,获得某种短暂泄愤快感的一种方式。外在事件往往只是一个引发事件。”确实,记者发现,粗鲁的语言更多是在跟帖的时候才看到。不过,陈祥志也提醒,网络的隐匿性使人肆无忌惮,不担心别人看到自己的心魔,攻击别人时就毫不留情,虽然消极能量找到了宣泄的机会,却没有真正地宣泄掉,反而会强化自己的焦虑。
“当前人们的心理紧张度比较高,积累的消极能量比较大,网络语言暴力越来越泛滥。这些负面能量还会互相感染传播、助长社会焦虑形成。”陈祥志说,一个人若是过多地追求物质生活,而忽视了精神享受和情感安慰,在网上对某些现象不满,就会“爆粗”。
而随着青少年接触网络的机会越来越多,这个群体的人数也逐渐增多。“青少年的辨别能力不强,容易受网络语言暴力的负面影响,因此,还网上一个干净的语言环境很有必要。”陈祥志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