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心理教育 > 健康心理 > > 详细内容

成熟“灾难心理”是应对灾害的“防火墙”


  中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也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受灾人口多,经济损失大,所以防灾减灾对中国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笔者以为,培养公民成熟的“灾难心理”是防灾减灾的“第一要务”,是应对灾害的“防火墙”和最宝贵资源。

  成熟“灾难心理”的培育之所以重要并迫在眉睫,首先是因为任何救灾行动首当其冲是救人,抢救生命是第一位的。公民应对灾害心理成熟,懂得逃生、自救与他救,还能有序地配合政府抢险救灾,就能大量减少人员伤亡。中国人多,尤其城市人口密度大,培养、锤炼市民成熟“灾难心理”,从容避害,至关重要。第二是因为中国公民“灾难心理”普遍脆弱,尤其当地震、火灾这类难预报、发生突然且逃生时间极短的灾害“光临”时,极易引发惊恐和混乱,从而酿成惨祸,此类教训不胜枚举。第三,公民具备良好的“灾难心理”,不仅能保护生命,而且有利于支持、配合政府应急处置,提高救灾效率,减少救灾成本。

  笔者以为,应将培养公民成熟“灾难心理”纳入政府防灾减灾总体战略。做到三管齐下:通过宣传教育增强公民防灾减灾意识,如可将常见的自然灾害编入教科书,作为学生必修课;通过“实战”演练提高公民防灾减灾技能,如经常开展模拟地震、火灾等练习逃生与自救;保持信息高度透明,防止信息不对称引发“灾难恐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