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实名,你焦虑了吗?
微博实名制,来得太突然了
微博实名制进入倒计时,网民还敢说真话吗?
2011年12月16日,北京市发布《北京市微博客发展管理若干规定》,首次提出微博用户的个人注册信息需要使用真实身份。据报道,新浪、腾讯、搜狐、网易四大微博将于3月16日全部实行实名制。一石激起千层浪,此举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网民纷纷对此次实名制施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和不安,作为自由言论的平台,如今上微薄吐个糟也要实名制,你怎么看?
微博实名制网友反响不一:
声音:“反对”
吴耳朵:weibo也要实名制了?尼玛QQ怎么不实名制呢? 贪官资产怎么不公开呢?
张祺健龙卷卷书记:我不造谣,我不心虚,但是我反对实名。首先,我对微博个人信息的保护技术不信任。其次,大环境给不了实名制安全的实施条件,容易成为某些人打压异见的手段。
shunshunliuliu:实名制无疑是堵住民众的嘴,让百姓成为聋子、瞎子和哑巴,对于社会管理有什么好处呢
心琴:反正眼下这么操作,无异于在所谓的言论自由的咽喉上卡了一根鱼刺。
声音: “无所谓”
鄧羊羽:微薄实名制?无所谓 我本来就是实名
rueuntal:实名制也好,正好有理由把微博戒了。
Dr_Higher高爷:我赞成微博实名制,这样可以让更多人学会说真话的时候要“站出来”!现代国人不缺乏智慧,但极其缺乏勇气。微博实名制会逼迫每个人在每说一句话的时候都要在“真理”和“强权”之间做选择!
疑问一:怎样进行实名认证?
据新浪公布的信息,2011年微博注册用户超过2亿,目前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长中。其通过认证的微博名人达40万人。有网友提出疑问,在微博实名制实施后,这个身份信息是如何认证的?据网易微博介绍,微博认证的用户需输入真实姓名与身份证号码,经检验匹配系统就可以完成认证。这个认证系统后台是通过公安部专线(公民身份证号码查询服务中心)来检验真伪的。至此,微博实名制正式进入“倒计时”。
疑问二:个人观点实名制网民还敢说话吗?
作为网络监管工具,微博是广大草根网友发表不同声音的平台。很多网友担心,微博实名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扼杀正在发展的舆论环境,实名制的推行有可能让揭露社会问题的网民“敢怒而不敢言”。人们的声音会从多元化、真实化转变为沉默围观。人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单学刚也认同这个观点,目前推行微博实名制实际上受到影响比较大的是举报爆料的信息,网民可能会担心信息安全性而对自身带来的负面影响选择沉默。但是从整个互联网舆情实名来看,名人、学者、专家,包括新闻记者发表言论观点影响不大。要保障网民的言论自由,让网民有真正的安全感,他建议在施行实名制之后,要跟公安等管理部门联动,把实名后的后续工作做好。
疑问三:拿什么保障我的个人信息安全?
“微博实名制之后能保障我的个人隐私不被泄露和应用吗?”网友对网络实名制表现出来的更多是担忧和焦虑。微博的草根性、快捷性、互动性会不会在实名制的压迫下成为网络舆论的终结者?
为此,网易、搜狐、腾讯等微博平台均表示,微博平台将不保留用户任何真实信息,网络仅作为验证的入口。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郭庆光强调,后台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网络和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做好严格的保密措施。除了在进行案件侦破时可接触这里个人信息外,一般的个人或机构企业均无权了解。
裸奔与实名,哪个才是真实的你?
心理学上曾经有这样一个实验,心理学家让实验者电击一个实验对象,结果发现戴着面具的实验者会用更大的马力进行电击,而不戴面具的实验者会碍于自己的“身份”而用很小的马力或者不去电击。哪一个才是真实的你?不可置否。其实,微博之所有受到追捧,很大一个因素是因为其匿名的优势,让我们可以把自己的“另一个身份”暴露出来,毫无压力地扮演任何角色。而实名制或多或少会让用户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
归根到底,引起实名焦虑的原因还是在于网民担忧个人信息安全受到威胁。为此,美国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新的心理学名词,叫做“隐私泄露焦虑症”。在多元化的网络沟通之中,隐私泄露的压力无处不在。由于近年来“网站泄密事件”频频发生,使得网民对网络安全保密能力缺乏信心。怎样才能缓解网民的焦虑和赢取信任,恐怕今后网站企业、政府职能部门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和付出的代价,这是实名后所面临的后续问题。
事无巨细,我总是无端焦虑
广泛性焦虑的“体貌”特征
过分追求完美小心焦虑症
警惕!8个心理隐私“摸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