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心理教育 > 情感心理 > > 详细内容

分手后 如何避免二次伤害

  

不能发问、不能质疑、不能抗议,没有讨论的空间,不再对那个人有任何影响力了,这就是分手。是的,已经分手了。没有异议,也不被允许有异议了。

 可是,很想知道他的近况怎么办?

 如果分手时不欢而散,因而断绝联络,现在只能上网输入他的名字、公司、业务等等,搜寻相关网页。升职了?换公司了?自己当老板了?参加什么社团、到哪里办活动、百货公司抽奖赢得什么……从蛛丝马迹之中拼凑分手后的历史。

 运气不好时,可能出现不想看的讯息——他结婚了。即使这样,有人还是不死心,从文字搜寻改至图片搜寻,想看对方老婆的长相。接着再用对方老婆的名字搜寻,想知道“是怎样的女人”“比我漂亮吗”,甚至根据一些莫名其妙的逻辑去判断“他们是真爱吗”。

 焦躁的心情激发推理的潜力,好像侦探办案般,混杂了紧张与兴奋。偶尔遇见跟彼此都有交集的朋友,便千方百计地转移话题,扯上跟那人有关的事物,只求套出一点消息。

 

 

 这般费心,到底想听到什么?

 如果听说:“他跟老婆真是绝配,很美满呢!”——听完立刻假装漫不经心地回答:“哦,这样啊。”(但是,胸口的一阵紧缩,是心痛吗?)

 听说:“他做得很不错,快要自己开店了!”——这时为了表现气度,逞强地说:“他本来就很有潜力,不意外啊。”(但脑中响起杂音:他过得这么有冲劲?一点都没有因为跟我分开而低潮吗……)

 或者,听说:“他好像都提不起劲,不太有精神。”——“……”(因为担忧与窃喜的矛盾而不知该说什么,但心情早已翻起波澜:难道他还在想我吗?)

 最想听的消息大概是:“谈了几次恋爱都不顺,他常说‘还是你最好’。”

 可惜正常情况下鲜少听到这种话,前男友想借钱时倒是一定会听到。

 总之,打听对方过得好或不好,是否还对自己念念不忘……不论听到什么,不论喜不喜欢,总得调适心情,默默接受。不能发问、不能质疑、不能抗议,没有讨论的空间,不再对那个人有任何影响力了,这就是分手。

 最令人不舒服的,是那些偶尔还会联络却不坦诚的前男友。问他过得如何时,总是一副衰神附身的样子,唉声叹气地抱怨现在的伴侣或工作,例如“她不了解我”“我为她们(老婆和孩子)牺牲很多”“景气不好,快撑不下去了”“我这辈子做不出什么了”,让人油然生起同情,几乎忘了曾经为他心碎的恩怨。但不久之后,却从朋友那儿听见完全不同的版本:“我昨天遇见 ××了!他最近很乐,买豪宅了!要请我们大家去玩!”“我看到他带老婆去迪拜玩,在那家七星级旅馆的照片……”“他女儿真的很可爱,这家伙超得意的,到处夸耀呢!”

 明明就春风得意,为什么跟我说得可怜兮兮?

 对于这个疑问,女人开始左思右想:“因为对我有所亏欠,自觉没有资格幸福吗?”“怕我难过,不好意思说他快乐……所以,代表他还在意我的感受?”“他想再续前缘吗?”

 隐约知道自己想太多了,是将要被同一个人伤第二次心的征兆。一边提醒自己“既然放了手,也该把心放下”,但一边又找借口:“我知道该放下,可是,时间还不够久,网络又那么方便。说不定他也会查询我的消息?”

 真的,该放下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