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荡舟手机网
导航

主页 > 心理教育 > 情感心理 > > 详细内容

送病妻“安乐死”如何能安乐

 她死了,是被丈夫杀的。亲友不相信这是真的,这对结婚将近40年的夫妻,曾经相濡以沫,恩恩爱爱。

 今年5月,在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上,年近66岁的丈夫坦承,他照顾了精神病妻40年,杀她是为让她解脱,同时也卸下压了自己40年的重担。李明交代,死者是他妻子,是他在早上7时30分,用斧头砸头部、卡脖子、捂嘴等方式将妻子杀害的。李明在庭上称,和妻子结婚将近40年,结婚前妻子就有精神病。在一次争执中联想到这40年来妻子的病痛折磨,以及他自己受到的折磨,他于是就想把她杀死。

 由于疲于照顾长期患病的妻子,李明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崩溃之下导致了今天的悲剧。

  我们应时刻注意调节自己的心理压力,减轻心理疲劳。

 什么是心理疲劳?

 专家指出,心理疲劳是用脑过度的信号,这种疲劳感是机体对继续工作的抵触,表明机体已经需要休息和调整,应该停止工作。此时,若强制大脑继续工作,则会加重心理疲劳,造成脑细胞的损伤,或使脑功能恢复发生障碍。

 心理疲劳的一个明显标志是学习与工作效率降低,而长期的心理疲劳影响心理教育,使人心境压抑,百无聊赖,心烦意乱,精疲力竭,甚至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头痛头昏、记忆力减退、失眠、怕光等,还可能发生其他心因性疾病。

  怎样应对心理疲劳?

 医学研究表明,只有能够改善细胞的生理过程,才能促进细胞疲劳的恢复。因此,人们常用兴奋大脑的方法,如抽烟、饮咖啡等,强迫大脑继续工作,就会加重心理疲劳,加重细胞损伤,对机体十分有害。

 要消除心理疲劳,避免用脑过度对身体的损伤的关键是强调劳逸结合,体脑结合,科学用脑。科学用脑最重要的措施是顺应大脑活动的生理节律,强调劳逸结合,体脑结合,切忌长时间以各种强制手段增加脑力劳动的负荷。

 最后,心理专家强调,长期心理疲劳很容易导致神经衰弱、失眠等精神障碍性疾病,必须要进行适当的心理调整或者心理治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