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化教育在网络时代中成长
12月6日,第七届网博会中国青少年网络发展论坛今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中国青少年心理化教育中心实践基地总督导应力在论坛中发言。实录如下:
应力:我的题目是“走进E时代,教育准备了吗?”
网络时代的特征,青少年成长的需求、心理化教育的探索。
网络是虚拟与真实并存的一种强大社会力量,是一种中性的力量,既可以促进青少年的发展,也同样会导致青少年逐渐迷失自己,身心消亡。网络的发展特点表明青少年比通常以往的青少年更强大的需求(六大需求)。他们特别渴望平等互动、凸显个性、多元选择和探索发现。面对网络时代的特征和身处网络时代环境下的青少年教育,他们的特性,也就是青少年的特性就是敏感而脆弱,自知自控能力偏低,自我管理弱,问题应对方式单一,辩证思维相对缺乏,自我保护淡漠。面对这样的情境,我们仅仅是学业吗?仅仅是题目吗?不够了,那就是爱和科学必须融合。现实的驱动,家庭、社会、学校教育的种种缺失是现实驱动,理论基因:脑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生态学。
我们将通过教育价值观的突破,把一个自然人渐渐演变为一个社会人,他必须有本体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三者的融合。这是生命意义的再造。
教育时空的突破,网络时代教育的空间已经拓展到家庭、学校、社会和自然的所有场景,他终身学习、自我完善,将成为网络时代的重大特征。教育内容与模式的突破,多媒体与全新体验相融合。个体家庭的循环互动。
教育方式的突破,与脑和谐、促脑发展、情境交互、意义探寻、动态严谨、适应发展。
教育角色的突破,变主客关系为主主关系,变知识垄断为资源整合,变机械传递为动机激励。
潜能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中级法,潜能也会在扭曲和漠视中消亡,教育的成败在于此。
心理化教育在网络时代心理化教育在成长路上。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