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上世界_法国的冰上运动时代
法国永远不可能变成加拿大,儿童们永远也不会从小就手持冰球棒,足蹬冰鞋。法国也不会像荷兰那样,一到冬天,河道就让长距离滑冰的人群占领了。这是传统,文化和气候使然。不过,冰上运动近来在法国也取得了可谓令人羡慕的一席之地。
2002年2月,上届盐湖城(美国)奥运会上,冰上运动的各种项目,冰球,短道速滑,有舵雪橇,雪橇,滑雪射击、花样滑冰、速滑等等,法国代表团每项至少有一名选手入围。这是破天荒第一次。这个现象与其说是群众基础好,不如说有几位矢志不渝、努力奋斗的优秀人才。不过,这些成功的创造者极可能带出一批有志于冰上运动的运动员,从而使法国的冰上运动时代持久继续下去。
下面介绍花样滑冰,有舵雪橇、冰球和速滑等四个项目具有代表性的运动员。
记者: 阿兰·迈西埃
保罗·米盖尔
花样滑冰
布里安·茹贝尔
必胜的冰刀
滑冰运动从来不是一加一等于二,但是布里安·茹贝尔是这么看的。这个法国小伙子在普瓦提埃的学生宿舍房间里挂满了奖牌奖章还不满足,还公开宣布今后的征服目标。对于这个胜负仿佛系于一根细丝的运动项目,这么说话胆量非同一般。“我要当欧洲冠军,然后当世界冠军,最后当奥林匹克冠军,”他在开始滑冰生涯时就不加修饰地说。从此以后,这个从四岁起就滑冰的二十岁小伙子居然说到做到,真是奇迹。
他2002年首次登上欧洲锦标赛的领奖台,名列第三,当时他只有十七岁零几个月。第二年又上了一个台阶。2004年2月再次上了一个台阶,成为阿兰·卡尔马之后四十年来法国第一位欧洲冠军。一个月之后,他又捧回了世界锦标赛银牌。“下一次要拿金牌,”他肯定地说。
莫斯科、华盛顿或蒙特利尔的滑冰专家们已经预言,布里安·茹贝尔将是2006年都灵(意大利)奥运会的金牌得主。“这可能是我的运动生涯的顶峰,”他相信会如愿。说起来滑冰运动的女神们竟然未曾注意到他的摇篮。”他六岁的时候穿着冰鞋像一只鸭子,不过他的态度很坚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从前的女教练韦罗妮克·居永回忆道。除了他自己,谁能料到这个1米78的汉子能征服世界。
短道速滑
崔敏景,法韩快车
她的成绩是这个项目最突出的成绩之一。崔敏景于1998年和2000年连续两次获得奥运会三千米接力赛冠军,当时她在韩国队旗下。这位短道速滑专家和明星现在穿法国队的球衣了。这是一件大好事,可以活跃短道速滑—又称Short-track,同长距离速滑相对—,因为短道速滑很少被媒体报道。
这位二十二岁的韩国姑娘前不久加入法国籍,2002年才到巴黎,正巧法国冰上运动联合会为了提高布吕诺·洛斯科和达维德·舍瓦利耶这两位法国最优秀的运动员的成绩,聘请韩国教练李俊浩执教。这一年,崔敏景利用本国教练来法国的机会也想在法国碰碰运气。
这位深受欧洲文化吸引的超级冠军正在接受体育行业的培训,根据国际上的规定,她未能代表法国参加2002年-2003年的比赛。不过,上一个赛季,她第一次穿上法国队的球衣,参加了在意大利鲍米奥举行的世界杯第六阶段的比赛。她在一千五百米半决赛时被淘汰了。2004年4月底,崔敏景在格勒诺布尔(伊泽尔省)举行的法国锦标赛上拿下了全部项目。她现在是法国人了,她希望为接纳她的国家献上一枚2006年都灵奥运会的金牌。
冰球
克里斯蒂娜·迪尚,男女混合队队长
2004年2月28日,塞尔日-蓬图瓦兹队对阿涅尔队的这场比赛永远载入了法国冰球运动的史册。当天晚上,一个男子冰球俱乐部(塞尔日-蓬图瓦兹百搭队)首次把一位女子纳入自己的队伍。她叫什么名字?克里斯蒂娜·迪尚,法国女子冰球队队长,“我对体育运动中男女混合这个问题花了很多时间进行研究,”她说明道,“但是没有想到自己会是第一个参加实践的女冰球运动员,我认为姑娘同小伙子一起打球很正常,只要她水平相当。”
法国冰球运动是十分男性化的运动,在一万七千名持有合格证的人中间,只有一千三百名女运动员。自从2003年10月18日冰球规则修改以来,女运动员可以参加同年龄段的男子队。这是一大进步。但是,女运动员人数太少,仍旧无法举办高水平的锦标赛。组织一个具有国际比赛水平的国家队也十分困难。然而,克里斯蒂娜·迪尚和她的女队友们希望在2005年2月赢得2006年奥运会的入场券。如果女队获胜就能载入史册,因为自从1998年女子冰球列入奥运会项目以来,法国女队还从未领略过冬季奥运会令人陶醉的滋味呢,克里斯蒂娜·迪尚自然希望自己能在历史上记上两笔。
有舵雪橇
布吕诺·曼容,执着的掌舵人
人们说,高水平的运动项目再也不存在偶然性,也不允许丝毫差池。然而驾驶有舵雪橇却还可能在一个弯道上碰到奇迹,最近的一个奇迹发生在九十年代末,一个法国四人有舵雪橇队在日本长野闯出一条道路,登上1998年奥运会领奖台的第三级,第二年在意大利,同一批运动员做得更好,一举成为世界冠军。事实就是如此,这是奇迹?其实出奇迹的基础人数并不多,有舵雪橇是瑞士滑雪站发明的一种项目,在法国从事这种运动的人只有几十人。1992年在阿尔卑斯山区的阿尔贝维尔举办奥运会的时候,法国还没有有舵雪橇的雪道呢,现在也只是在上萨瓦省的拉普拉涅有一条。至于法国队,连运动员加领导,一辆小面包车就能全部载走了。法国有舵雪橇队所以能险胜,全靠一个人,此人名叫布吕诺·曼容,是有舵雪橇掌舵人,奥运会奖牌得主和世界冠军。
曼容一家三代从事有舵雪橇运动,这个喜欢摆弄机械的曼容是在后来被选为开挖拉普拉涅雪道的地方长大的。他干起活来不知疲劳,可以一连几天关门琢磨雪橇的调节装置。布吕诺·曼容喜欢同人谈冰和他的雪橇,冰好像是他的皮肤,而雪橇是他的“第二个家”。
1992年奥运会期间,他一头扎进这个大天地,一刻也不离开跑道,耐心地赶上世界最优秀的运动员,他们是德国人、奥地利人或意大利人,直到有时候能成功地把他们抛在后面。
法国有舵雪橇运动员三年来用的是法国制造的雪橇,在德国装备占统治地位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更有甚者,格勒诺布尔的原子能委员会(CEA)同法国冰上运动联合会(FFSG)于2002年底签订协议,允许约请掌握尖端合金技术的加厂商研制十分有竞争力的雪橇。